题潘庭坚乐府后奉简陈佥书
性灵底物堪陶冶,郢曲弥高和弥寡。
锦囊勿使六丁偷,会有昌黎赏东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作为语文老师,我可以根据您提供的古文内容为您创作相应的现代白话文翻译。这句话可以译为:“具有灵性的事物值得培养,优美的歌曲越是高雅,能与之共鸣的人就越少。请妥善保存这个锦囊,别让神灵窃取,将来定会有人欣赏这种才华。”
去完善
释义
"性灵底物堪陶冶,郢曲弥高和弥寡"这两句诗中的“底物”是古汉语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东西”,表示某一类事物或对象。这里可以理解为性情灵动的作者在欣赏和评价作品时能有所体验和领悟。 "底物"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一种用法,通常表达抽象的概念或者意义。
"乐府"是我国古代一种音乐文学形式,主要指汉代的民歌歌辞。它包括社会各个阶层各种类型的作品,是广大人民思想的体现。
"奉简陈佥书"是这首诗的题目的一部分,其中"简"是书信的意思,而"陈佥书"是指作者陈佥书本人。这句标题整体意为:写一封信给陈佥书。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题潘庭坚乐府后奉简陈佥书》中,曾由基通过对性灵之物(即诗作)的赞美,表达了对潘庭坚乐府作品的欣赏与期待。诗人首先提到“性灵底物堪陶冶”,意为具有灵性的作品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磨砺,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接着,他引用“郢曲弥高和弥寡”这一典故,表示潘庭坚的作品犹如楚国的歌曲,曲调越高昂,能与之唱和的人就越少,以此来强调潘庭坚作品的高雅与独特。
随后,诗人提醒潘庭坚要妥善保管他的诗稿,以防被天地之神(六丁)窃取。这里的“六丁”是道教神祇,诗人以此暗示潘庭坚的作品具有神圣的光辉。紧接着,诗人用韩愈欣赏孟郊之才的例子来预示,潘庭坚的这些乐府作品未来将会得到像韩愈那样的名家赏识和赞誉。
整首诗将潘庭坚乐府作品的特点、价值以及作者对其未来的期待融为一体,呈现出一幅诗意盎然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名为《题潘庭坚乐府后奉简陈佥书》的诗是由南宋著名诗人曾由基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这一时期正值金兵入侵,南宋偏安江南的历史背景下。
诗人在这一时期历经人生起伏,对于家国命运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感伤构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深沉情感来源。曾由基生活的时代,中原地区饱受战火摧残,国家偏安一隅,百姓流离失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许多反映民生疾苦、感慨民族苦难的诗篇。
曾由基作为一位文人,他在诗坛享有盛誉,与当时许多著名文人有着广泛的交往。在这首《题潘庭坚乐府后奉简陈佥书》中,诗人通过表达对友人潘庭坚乐府作品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另一位朋友陈佥书的思念之意。这种情感的传达,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也反映了他们在这一特殊时期的共同心境和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