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岁寒昆季三人拉李学谕余同游南湖次岁寒韵
紫麒麟楦岂身荣,腹有诗书气便清。
野酌雅宜招胜士,贵游大半是宗英。
主翁旧有登堂约,古树今知夹道迎。
賸欲索梅同一笑,却随画角弄初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紫色的麒麟皮囊怎么能彰显你的尊贵呢,内心有丰富的诗书气质自然高尚纯洁。在郊外随意邀请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喝酒聊天,大多数都是才华横溢的人物。当年的主人曾经约定要一同游览山林,如今古树依然夹道欢迎我们。还想找个人一起欣赏梅花,却被夜色笼罩,只有伴着画角的声响起舞共度这漫漫长夜。
去完善
释义
《赵岁寒昆季三人拉李学谕余同游南湖次岁寒韵》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和友人一同游览南湖的景象。以下是部分词句的注释:
1. 紫麒麟楦岂身荣:这里的“紫麒麟”是指紫色朝服上绣的麒麟图案,代表着尊贵的地位。而“楦”是一种制作鞋帽的工具,这里用作动词,意为穿戴。这句的意思是,诗人认为身穿紫色麒麟图案的朝服并不意味着身份尊贵和荣誉。
2. 腹有诗书气便清:这句是说,只要有满腹的诗书学问,气质自然就会变得清新高雅。
3. 野酌雅宜招胜士:这句描述了在野外举行宴饮时,邀请优秀文人的风雅行为。
4. 贵游大半是宗英:这句是说,在那些贵族后裔中,大部分都拥有优秀的才能和智慧。
5. 主翁旧有登堂约:这句是说,主人之前就有过邀请我们登门拜访的约定。
6. 古树今知夹道迎:这句是说,如今知道古树上缠绕的道路两边都是欢迎我们的。
7. 賸欲索梅同一笑:这句是说,我们想摘取梅花共享欢笑。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文人雅士同游南湖的诗作。诗人曾基以紫麒麟楦的比喻,强调知识分子自有的风度和气质,无需华丽的外在表现。同时,他以野酌、贵游等场景,表现出文人群体的志趣和才情。全诗借景抒情,通过对南湖景色、古树的描绘,传递出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最后,诗人表达了与友人共赏梅花,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突显了友谊的可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名为《赵岁寒昆季三人拉李学谕余同游南湖次岁寒韵》,创作于南宋时期。南宋期间社会动荡不安,但文化事业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诗歌的创作也比较活跃。诗人曾由基生活在这个时期,他的诗才横溢,作品颇丰。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虽然未明确,但从诗的名称和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来看,它很有可能是在这个特殊时期所创作的。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墨客们通过游山玩水、赋诗作画等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这首诗中,曾由基描绘了与友人一同游览南湖的场景,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自然的热爱。在南宋时期的复杂历史背景下,这种友情和自然之美的描绘无疑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同时,诗人曾由基在这一时期也有了自己的人生际遇。他在官场生涯中屡次被贬,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才华倾注于文学创作之中,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也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富有文艺气息的时代,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书写了自己与友人的游历,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