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与中朝故人

标题包含
与中朝故人
自怜骨相太邅迍,为米折腰依旧贫。 古史多看多警省,新诗愈改愈精神。 与游造物真知己,怕说天朝多故人。 兰菊有时忙不得,世间桃李几番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哀命途多舛困穷,为谋生仍贫穷。 熟悉历史以警惕反省,诗歌修改更精神。 与造物者为知音,担心提及故友诸多。 兰花菊花需忙碌照料,世间桃树李树几经新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曾由基:即曾巩,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字子固,南丰人。嘉祐进士,官至尚书右丞。诗文以道学为己任,倡导“文从字顺”,反对雕琢雕琢。 2. 自怜骨相太邅迍:自怜,自我怜悯。骨相,人的相貌、骨架。邅迍,即“邅迍”,行走缓慢的样子,这里形容艰难困苦的境地。 3. 为米折腰依旧贫:折腰,指曲身低头,形容恭顺的样子。此处表示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屈尊求人。 4. 古史多看多警省:警省,指提醒自己警惕、反省。 5. 新诗愈改愈精神:精神,指有生气、活力。 6. 与游造物真知己:与游,在一起游玩。造物,指大自然。知己,相互了解、理解的人。 7. 怕说天朝多故人:天朝,中国古代对中央政权的称谓。故人,旧交;老朋友。 8. 兰菊有时忙不得:兰菊,两种植物名。此处以兰菊喻指自己的高洁情操。 9. 世间桃李几番新:桃李,比喻老师的学生或栽培的后辈。几番新,指多次换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曾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首联以“自怜”开篇,表现了他对自己命运不济的痛惜之情。在追求物质生活的过程中,尽管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弯下腰来,但他的生活并未因此得到改善,依然处于贫困之中。这种无奈的现状使诗人联想到古代历史,从中汲取智慧,以警醒自己。 颔联中的“古史”和“新诗”代表了知识和艺术的范畴。诗人通过阅读和修改诗歌来提升自己,这恰恰反映了他对知识渴望和自我完善的精神面貌。这一句也寓含着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只有不断地学习、反思和改进,才能使人格得以升华。 颈联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身处江湖之远,他与造物者为伴,彼此成为知己;然而他却害怕提及朝廷故交,可能暗示着他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政治环境的担忧。此处的“怕说”传达了诗人的无奈和警惕之心。 尾联则以“兰菊”比喻品质高尚的人,强调他们的坚守和执着。对比之下,世间的桃李徒有其表,只能一时得宠,难以经受时间的考验。这里寓意了诗人对那些看似光鲜实则无德无能者的嘲讽,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思。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彰显了诗人深沉的思辨能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与中朝故人》是一首描绘作者曾由基与故交重逢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正值唐玄宗统治时期。这个时期,唐朝的国力达到鼎盛,文化艺术发展繁荣,成为历史上的“开元盛世”。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曾由基曾任职于朝廷,担任官员。然而,由于他正直廉洁,不愿与权臣为伍,导致被贬谪至中朝(今中国中部地区)。在流放期间,他曾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由于朝廷的政治斗争结束,他被召回长安,而此时他的许多朋友已经离他而去,使他深感孤独。 在与中朝故人的重逢中,诗人感慨万分,回忆起过去的时光,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他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