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牡丹酴醾各一首呈周宰 其一

标题包含
牡丹酴醾各一首呈周宰 其一
珍丛压朝露,无人羞欲攲。春风醉香骨,绰约不自持。谁怜曲肱人,一笑遗秾姿。不言意可了,君醉当勿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松(1097年-1143年),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南宋官员、文学家,理学家朱熹的父亲。 朱松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珍贵的花丛上压着早晨的露水,没有人因它娇艳而害羞得想要倾斜。春天的风让花香四溢,花儿美丽动人却难以自持。谁能关心那些以臂为枕的人呢?他们的笑容让人忘却繁复的形态。不需言语,便能理解其中的意境,你就当作自己已经陶醉在其中吧。
去完善
释义
1. "珍丛":指珍贵的花丛。 2. "压朝露":指花朵上沾满早晨的露水。 3. "羞欲攲":形容花朵因清晨露水过重而显得有点羞涩地倾斜。 4. "春风":此处喻指春天温暖的气息。 5. "醉香骨":形容花朵在春风中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6. "绰约":形容姿态柔美的样子。 7. "自持":自我保持,此处表示花朵无法自控地摇曳生姿。 8. "谁怜":询问有谁能关爱。 9. "曲肱人":此处是作者以自己为比喻,意为清贫之人。曲肱是指弯着胳膊休息,这里暗示穷困的生活。 10. "遗秾姿":指留下了艳丽的鲜花供人们欣赏。 11. "不言":不直接说出来。 12. "意可了":意思已经很明了。 13. "君醉":可能指周宰沉迷其中。 14. "勿疑":不要怀疑。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牡丹和酴醾两种花卉的独特魅力。首句描绘了牡丹花丛在清晨的露水中显得格外珍贵。接下来两句则通过春风吹拂花朵,使花香四溢,同时表现出花朵摇曳生姿的美丽画面。诗人将赏花之人比作“曲肱人”,意为那些欣赏美好事物而陶醉其中的人,他们一笑置之,不在意美丽的容颜。诗人以“不言意可了,君醉当勿疑”作为结语,寓意着虽然无法用言语表达出内心的感受,但相信周宰也能理解他沉醉于美景的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牡丹酴醾各一首呈周宰 其一》是南宋著名文人朱松在公元1174年创作的。朱松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局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逐渐加剧的时期。当时,文人墨客对花卉的赞美和寄情成为了一种时尚,尤其是牡丹和酴醾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名花,更被人们喜爱并广为传唱。 朱松在他的青年时期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文学才华,但他的人生并不如意。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多次失败,无法实现自己入仕为官的愿望。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在这个时期,由于金兵入侵,南宋政权被迫南渡,江南地区逐渐繁荣起来。江南地区的气候宜人,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牡丹和酴醾的生长。朱松居住在江南地区,对这些美丽的花朵有着深厚的感情。他通过观察和欣赏这些花朵,将它们作为象征,表达自己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