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杂小诗八首 其六

标题包含
杂小诗八首 其六
门外山光万里浓,且将寥落共清风。 个中自有濠梁意,不用磨刀斫眼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松(1097年-1143年),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南宋官员、文学家,理学家朱熹的父亲。 朱松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窗外风景美不胜收,与清风一起共享这份静谧。 这其中有濠梁的乐趣,不必为了观看而累红了眼睛。
去完善
释义
1. "山光":指山景。这里描绘了诗人门外壮观的山景。 2. "万里浓":形容山景的壮丽和气势磅礴。 3. "寥落":此处指心情孤寂、落寞。 4. "清风":这里指清凉的风,带给人舒爽的感觉。 5. "个中":意为其中。 6. "濠梁意":此处指的是庄子与惠子辩论鱼是否知道快乐的寓言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庄子和惠子在濠水上的桥梁上进行了一场关于“知”的辩论,而“濠梁之辩”代表了人类对于认知的有限性及不可知论的思考。 7. "磨刀":意为用磨刀石把刀磨得锋利。 8. "斫眼红":比喻情绪激动或愤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杂小诗八首 其六”,作者是宋代诗人朱松。诗人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透过自然景象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全诗以豪放的诗风展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首先,第一句“门外山光万里浓”,诗人以门外山光的壮丽景色起笔,突出环境的壮丽和辽阔,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景观。万里的山川景色如画卷般展现在眼前,色彩浓烈,凸显出视觉的冲击力。 接着,第二句“且将寥落共清风”,则表达了诗人对寂寞、孤独的坦然面对,与清风为伴,心灵得以洗涤。寥落与清风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旷达而悠然的意境。 紧接着,第三句“个中自有濠梁意”,此处借用了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时的一段对话,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以此表现自己超脱尘世纷扰、融入自然的心境。 最后一句“不用磨刀斫眼红”,即诗人对世俗纷争的一种豁达态度,他以轻松幽默的笔触讽刺了那些为名利而争斗的人们,提醒人们在繁杂的生活中保持冷静与清醒。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内涵展示出诗人的旷达心境,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以及豁达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小诗八首 其六》为南宋诗人朱松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48年前后,此时朱松正寓居在当时的越州(今浙江绍兴)。朱松的诗歌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首杂小诗正是他这一时期心境的写照。 在创作此诗时,朱松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因反对秦桧而被贬谪至越州,政治上受到排斥和打压。然而,尽管生活艰辛,朱松仍能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坚定的信念和精神状态,可以从他的诗歌中得到体现。 此外,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正值南宋时期。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对内采取妥协政策,对外屈服于金朝。这使得许多有识之士忧国忧民,渴望北伐抗金,恢复中原故土。而朱松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他的诗歌中也透露出对民族危亡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