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竹笋
梅雨冥冥稻已齐,连云篁竹暗蛮谿。
短萌解箨登雕俎,错落黄金騕褭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阴雨连绵时稻谷已经长得整整齐齐,连片的竹林遮掩了溪流。竹笋初出嫩芽登上饭桌,就像黄金般美好的小马。
去完善
释义
1. 梅雨:指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时,由于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交汇于这一区域所形成的持续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现象。此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故称“梅雨”。
2. 冥冥:形容昏暗,模糊不清。
3. 稻已齐:稻谷已经长得差不多高,即丰收的景象。齐,平等,这里指水稻生长程度相似。
4. 蛮谿:蛮族聚居的溪流。这里用“蛮谿”借指远离中原的山区。
5. 短萌解箨:竹笋脱掉外壳的过程。萌,发芽。解箨,脱去笋壳。
6. 登雕俎:登上精美的砧板。这里用来比喻竹笋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佳肴。
7. 黄金騕褭蹄:指镶嵌黄金的骏马,这里用马踏黄金来形容竹笋的外表特征。騕褭,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骏马。
去完善
赏析
赏析:朱松的这首《篁竹笋》描绘了梅雨时节篁竹笋的生长景象。诗中“梅雨冥冥稻已齐”点明了季节和气候特点,为后面的篁竹笋生长营造了氛围。接下来的“连云篁竹暗蛮谿”描述了篁竹笋在溪边连天的竹林中生长的情景。诗人通过“短萌解箨登雕俎,错落黄金騕褭蹄”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篁竹笋剥去外壳、露出金黄色的嫩芽时的生动画面,使读者仿佛能闻到春笋的香味,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篁竹笋》是宋朝诗人朱松在公元1116年创作的一首赞美篁竹笋的诗。这首诗描绘了篁竹笋在春天破土而出,迅速生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美好时光的赞美。
在公元1116年这一时期,朱松正处于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在前一年的科举考试中失利,未能进入仕途。然而,这次挫折并没有让他气馁,反而激发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在这个时期,朱松开始关注身边的自然景物,尤其是篁竹笋这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植物。
在这一时期,宋朝正处于承平年代,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对较为富裕。朱松作为一位文人墨客,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他也通过对篁竹笋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像篁竹笋一样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