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登陕州城楼应制
挹河澂绿宇,御沟映朱宫。
辰旗翻丽景,星盖曳雕虹。
学嚬齐柳嫩,妍笑发春藂。
锦鳞文碧浪,绣羽绚青空。
眷念三阶静,遥想二南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河边清澈映照天地,宫廷之间映出红色水渠。
曙光中旗帜舞动美丽画卷,犹如星星点缀着绚丽的彩虹。
学子忧愁与嫩绿的柳树共鸣,春天笑容在丛林中绽放。
鱼儿在水中掀起波澜,如同锦绣穿梭在青翠的天空。
怀念清静的三重门庭,想象那南国的温暖之风。
去完善
释义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许敬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挹河澂绿宇,御沟映朱宫"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站在陕州城楼上看到的景色。其中,“挹河”指的是黄河,而“澂绿宇”则描述了河水清澈明亮的样子;“御沟”是中国古代皇宫中的一种排水系统,这里用来比喻皇宫的美丽;“映朱宫”中的“朱宫”是指红色的皇宫建筑。
2. "辰旗翻丽景,星盖曳雕虹"
这两句诗写的是天空的景象。其中,“辰旗”是天上的旗帜,代表着时间和季节;“翻丽景”是说天空中的景象变化多端;“星盖”是星星组成的天空,“曳雕虹”则是形容星光照耀下天空如同雕刻的彩虹一样美丽。
3. "学嚬齐柳嫩,妍笑发春藂"
这两句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色。其中,“学嚬齐柳嫩”是讲柳枝在春风中轻轻摆动,就像是在学习如何皱眉一样;“妍笑发春藂”中的“妍笑”是形容春天花朵盛开的美景,而“春藂”则是指春天的草丛。
4. "锦鳞文碧浪,绣羽绚青空"
这两句诗继续描绘春天的景色。其中,“锦鳞”是指鱼鳞如鱼游水时闪现出的光泽,“文碧浪”是将鱼的游动与水的波动结合在一起的形象表达;“绣羽绚青空”中,“绣羽”指的是鸟儿的羽毛,“绚青空”是描绘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的情景。
5. "眷念三阶静,遥想二南风"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其中,“三阶静”是指唐朝的朝廷,暗示诗人怀念唐朝的朝廷和人民;“二南风”是指南方,诗人此刻身在北方,所以想念南方的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作者登上陕州城楼所见的美景,以及他的思君之情。首联通过描绘河水清澈,宫墙红艳展现出皇家的富丽堂皇。颔联通过对旗帜、星辰的描述,展现了壮观的场景。颈联则将柳树的嫩绿与群花的艳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尾联则以鱼翔浅底、鸟舞高空,表达出江山如画的美好意境。全诗结构严谨,语言华丽,充满了对朝廷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登陕州城楼应制》是唐代诗人许敬宗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6-649年)。
在贞观年间,许敬宗历任太子舍人、著作郎等职,后升任礼部侍郎。在这段时间里,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为唐朝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曾因为得罪权臣而受到贬谪。
唐太宗时期,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敬宗登上了陕州城楼,俯瞰山河壮丽,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应制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