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会诗
乐哉苑中游。周览无穷已。百卉吐芳华。崇台邈高跱。林木纷交错。玄池戏鲂鲤。轻丸毙翔禽。纤纶出鳣鲔。坐中发美赞。异气同音轨。
临川献清酤。微歌发皓齿。素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斯会岂不乐。恨无东野子。酒中念幽人。守故弥终始。但当体七弦。寄心在知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快乐的游园之旅,四周美景无尽。百花盛开,壮观的台阁屹立高空。林木繁茂,交相辉映。碧池中鱼儿嬉戏。轻巧的弹丸射鸟成功,纤细的鱼线钓到大鱼。大家纷纷称赞这美好的时光。同样的声音,却有着各异的气质。
来到河边献上美酒,轻声歌唱,露出洁白的牙齿。用朴素的琴弹奏优美的曲调,清澈的声音随风飘扬。这样的聚会怎能不快乐?遗憾的是没有那位隐逸的朋友。在酒杯中思念幽居之人,始终坚守着初衷。只要用心倾听那七弦琴声,就能寄托情感,找到知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乐哉苑中游:乐,快乐;哉,助词,无实义;苑,古代皇帝养禽兽、种林木的地方;游,游玩。
2. 周览无穷已:周览,全面观看;无穷已,无穷无尽。
3. 百卉吐芳华:百卉,各种花草;吐,展示;芳华,美好的年华。
4. 崇台邈高跱:崇台,高台;邈,遥远;高跱,耸立。
5. 林木纷交错:林木,树木;纷,众多;交错,交叉错杂。
6. 玄池戏鲂鲤:玄池,深水池;戏,嬉戏;鲂鲤,鲤鱼的一种。
7. 轻丸毙翔禽:轻丸,投掷小石;毙,击倒;翔禽,飞翔的鸟。
8. 纤纶出鳣鲔:纤纶,细绳;出,出现;鳣鲔,一种鱼。
9. 坐中发美赞:坐中,在场的人;发,发出;美赞,赞美之词。
10. 异气同音轨:异气,不同的气质;同音轨,声音相同。
11. 临川献清酤:临川,靠近河流;献,献上;清酤,清澈的酒。
12. 微歌发皓齿:微歌,轻轻唱歌;发,显露;皓齿,洁白的牙齿。
13. 素琴挥雅操:素琴,不加装饰的琴;挥,挥舞;雅操,高雅的演奏。
14. 清声随风起:清声,清脆的声音;随风起,随风飘扬。
15. 斯会岂不乐:斯会,这次聚会;岂,难道;不乐,不快乐。
16. 恨无东野子:恨,遗憾;无,没有;东野子,指东野稷,善跑之人。
17. 酒中念幽人:酒中,饮酒之时;念,思念;幽人,隐居之人。
18. 守故弥终始:守故,坚守过去的生活方式;弥,更加;终始,始终。
19. 当体七弦:当,应当;体,体验;七弦,古琴的七根弦。
20. 寄心在知己:寄心,寄托心情;在,在于;知己,了解自己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酒会诗》是嵇康的一首描绘宴饮场景的诗。诗歌开篇即表现了宴会的热闹和快乐,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宴会上人们尽兴游玩、品尝美食的场景。百卉吐芳华,崇台邈高跱,林木纷交错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宴会的背景和环境。接下来的诗句则描绘了人们在宴会上嬉戏的情景,如轻丸毙翔禽,纤纶出鳣鲔,形象生动,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诗歌的下半部分,诗人笔锋一转,开始谈论音乐和美酒的乐趣。临川献清酤,微歌发皓齿,素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这些都是对于音乐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高尚情趣的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希望通过音乐将这种情感传递给远方的友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于宴饮之乐的描绘,又有对于音乐的赞美和对友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酒会诗》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嵇康所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223年至263年之间,此时正是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期,同时也是嵇康人生的黄金时代。嵇康生活在魏国,曾任郎中,后受谗入狱,临刑前曾弹奏《广陵散》一曲。
在这个时期,嵇康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的音乐、文学和哲学思想都受到了世人的广泛赞誉。然而,这个时期也是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嵇康因为其卓越的才能和政治观点而备受猜忌。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在酒会上的孤独和对世事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在时代背景下,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但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们热衷于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嵇康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无疑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和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