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行
车徐行,马后驰,
天寒游子来盱眙。功名邂逅未可知。
生身毕竟要何为。既不起草黄金闺,
又不侍宴白玉墀。何不夜投将军飞,
劝上征伐鞭四夷。沧海可填山可移,
男儿志气当如斯。安能生死困毛锥,
八韵作赋五字诗。金牌郎君黄头儿,
有眼不忍重见之。志大才疏浩无期,
逢人举似人笑嬉。谓之痴人未必痴,
唤作奇士何能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车缓缓前行,马儿紧跟在后,
天气寒冷,游子来到盱眙。功名是否能取得尚未知晓。
人生在世到底应为何事?既然不能在书房中起草,
也不能在宫殿里侍奉宴会。为什么不连夜去拜见将军,
劝说他们出征讨伐四方夷族呢?沧海可以填满,山峰可以移动,
男子的志气应当如此宏大。怎么能被生死所困扰,
只擅长写八韵诗、五字句呢?那些佩戴金牌的公子哥,
看到这种情景也不忍心再看下去。理想远大而才华不足,
总是让人倍感沮丧。将这番话告诉别人,换来的只有嘲笑。
这样的人被称为痴人并不一定真痴,
被称作奇士也未必真的奇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盱眙:古县名,在今江苏省盱眙县。
2. 生身毕竟要何为:生身,指活着;毕竟,终究;何为,为何。这句话意思是人生在世究竟应该为什么而活。
3. 起草黄金闺:起草,起草;黄金闺,比喻富贵人家。这句话意思是既没有生在富贵人家,也不必为荣华富贵而奔波。
4. 侍宴白玉墀:侍宴,陪宴;白玉墀,形容宫殿的台阶。这句话意思是既然没有机会在皇宫里侍奉皇帝,何必追求名利。
5. 夜投将军飞:夜投,连夜拜访;将军飞,指东汉时期的军事将领冯异。这句话意思是要积极投入国家大业,为国家建功立业。
6. 鞭四夷:四夷,指四方边境的少数民族。这句话意思是征战四方,保卫国家。
7. 沧海可填山可移:形容壮志凌云,坚定信念。
8. 毛锥:毛笔,这里指代读书写作。
9. 八韵作赋五字诗:八韵,指律诗;五字诗,指五言诗。这句话意思是写诗作文也难以实现理想。
10. 金牌郎君黄头儿:金牌,古代官员的通行证;郎君,对年轻男子的尊称;黄头儿,指宦官。这句话意思是虽然有才华,但缺乏实际能力和机会。
11. 志大才疏浩无期:形容志向远大,才能却有限,难以实现抱负。
12. 举似:告诉别人。

去完善
赏析
《盱眙行》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刘过创作的一首描绘英雄豪情的诗词。在这首词中,作者以游子的视角,表达了他对功名、报国和壮志的追求。全诗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激昂的意境,展现了男儿应有的气概和志向。
开篇两句“车徐行,马后驰”,描述了游子的行程,暗示了主人公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接下来的句子“天寒游子来盱眙”,说明主人公来到盱眙是为了寻找机遇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功名邂逅未可知”则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未来命运的期待与不安。
紧接着,作者通过“生身毕竟要何为”这一问句,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他既不想做普通的文人墨客,也不想成为朝廷的官僚,而是希望能够有机会为国家效力,表现出他的远大志向。
接下来的诗句“何不夜投将军飞,劝上征伐鞭四夷”,表达了主人公渴望投身军旅,为国征战的愿望。他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应当胸怀壮志,为国家做出贡献。“沧海可填山可移”这句更是体现了他对理想的坚定信念。
然而,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安能生死困毛锥,八韵作赋五字诗”这两句表明,主人公虽然才华横溢,却无法在文坛取得显赫的成就,这让他感到十分沮丧。
最后,诗人通过对“金牌郎君黄头儿”以及“有眼不忍重见之”的形象刻画,揭示出当时社会的腐败与无能。同时也表现了主人公在面对困境时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坚信自己终将有所作为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盱眙行》是南宋诗人刘过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份尚无明确记载。在这段时间里,刘过作为一个文人墨客,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及第,使他深感怀才不遇的痛苦。尽管如此,他仍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关心国家命运,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操。
在刘过所处的时代,正值宋金对峙时期,中原地区的沦陷使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民生疾苦,官场腐败。刘过在此背景下创作了这首描绘边疆战场、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诗歌,反映了当时文人志士对民族危亡的关注和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