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唐峡 其二
万丈危屏水墨图,江流带窄映云衢。
莫怪波平澜不倒,回狂滟滪一峰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幅壮丽的山水画卷,江水波光粼粼,映照出天空的景象。
不要责怪水面平静但波涛不断,因为在一处险峻的山峰上,只有一座孤独的岛屿。
去完善
释义
1. "万丈危屏":指瞿塘峡两岸悬崖峭壁高耸入云的景象,这里用"万丈"形容其险峻的高度。
2. "水墨图":比喻瞿塘峡壮丽景观如同中国水墨画一般富有艺术美感。
3. "江流带窄":描述瞿塘峡江面变窄的景象。
4. "云衢":这里指天空。"衢"意为大路、道路。
5. "莫怪":不要责怪、埋怨的意思。
6. "波平澜不倒":即使水面平静,也可能因为风力和水势的原因导致波浪涌动。"澜"是波浪的意思。
7. "回狂滟滪":"回狂"是指回流急湍;"滟滪"则是瞿塘峡的一个著名景点——滟滪堆,现已沉没江底。这里是说江水拍打滟滪堆激起巨浪的景象。
8. "一峰孤":只看见一座山峰屹立在远处,表达出瞿塘峡沿岸景色的孤独与壮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瞿塘峡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地理景观。首句“万丈危屏水墨图”以悬崖峭壁为画面背景,形象地展现了瞿塘峡的险峻之美,宛如一幅生动的水墨画。次句“江流带窄映云衢”描述了长江水流在峡谷间奔腾的景象,狭窄的河道与远处的天空相映成趣。
诗的后两句“莫怪波平澜不倒,回狂滟滪一峰孤”则是诗人对瞿塘峡独特地质现象的思考。尽管江水表面看似平静,但在滟滪堆(一处著名的险滩)附近却波涛汹涌,这正是因为地形造成的回流现象。诗人用“回狂滟滪一峰孤”来形容这一奇特景观,既表现出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传达了观照自然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瞿塘峡景色的深刻感悟,其描绘手法、观察视角及意境表现均给人以审美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瞿唐峡 其二》是南宋诗人阳枋所作的一首描绘瞿塘峡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年间,具体年份已无法考证。
阳枋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但也充满了内外矛盾和冲突。在这个时期,北方的蒙古族逐渐崛起,对南方的南宋政权形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南宋内部的党派之争也十分激烈。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阳枋选择隐居山林,远离世俗纷争,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阳枋在诗中对瞿塘峡的壮丽景色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在他的内心世界中,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在诗的最后两句“江山如旧游人少,鼎足三分梦已阑”中,他暗示了南宋政权的岌岌可危,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