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写真请赞 其三
者汉初无罪过,祇是头匾眼大。
虽然肚里醒醒,开口便先话堕。
如斯出世为人,恰似大虫看水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禅人":佛教用语,指修禅的人。这里指的是修行佛法的僧人。
2. "写真":画肖像的意思。这里可以理解为僧人所画的肖像。
3. "其三":这是这首诗的题目,表示这是系列诗作中的第三首。
4. "释昙华":法号,意为盛开的莲花。诗人之名,南宋时期的著名诗僧。
5. "者汉":指这个人或这僧人。
6. "初无罪过":刚出生时没有过错。
7. "祇是":只是。
8. "头匾眼大":头型扁平,眼睛大。
9. "虽然":即使如此,尽管这样。
10. "肚里醒醒":指内心清醒,明事理。
11. "开口便先话堕":说话总是先入为主,容易出错。
12. "如斯":像这样。
13. "出世为人":指出世为僧,成为修行之人。
14. "恰似":如同。
15. "大虫":古代对老虎的别称。
16. "看水磨":观看水磨坊运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禅人”为题,诗人通过对“禅人”的描绘,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首句“者汉初无罪过,祇是头匾眼大”,描述了一个形象,他并未犯下罪过,只是外形有些特别,头扁而眼睛大。这里的“者汉”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熟人,也可能是泛指一类人。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待人生的豁达态度,不纠结于表面的瑕疵和过错。
接下来,“虽然肚里醒醒,开口便先话堕”,意味着这位“禅人”虽有清醒的头脑,但在表达时却容易出错。这里反映了人在现实世界中,即使内心明白道理,但一开口就可能会说出不合情理的话,体现出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最后两句“如斯出世为人,恰似大虫看水磨”,将“禅人”比作一条大虫,观看水磨转动。这暗示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醒,就像一条大虫旁观世间万物,不为所动,坚守自我。整首诗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手法,展示了“禅人”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禅人写真请赞 其三》是北宋时期著名诗僧释昙华所创作的诗歌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一位禅者在修行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坚定意志和高尚品质。
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北宋王朝处于繁荣昌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禅宗佛教在中国发展迅速,成为当时人们追求精神升华的重要途径。释昙华作为一位禅宗僧人,他在这一时期积极投身于佛学研究,广泛结交文人士大夫,为禅宗传播和普及做出了贡献。
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皇帝重视文化教育,提倡学术研究,使得文人墨客们得以在宽松的社会环境中抒发自己的情怀。释昙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禅学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在这首诗中,释昙华描绘了一位禅者坚定的信念和超脱世俗的境界。他通过赞美这位禅者的形象,表达了对自己信仰的执着追求。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那个时代广大禅者的敬仰之情。这首诗既体现了释昙华个人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北宋时期禅宗佛教的发展状况和思想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