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忠简公画像赞
平生孔明,称慕莫及。
像见忠简,懦夫有立。
横流砥柱,万里长城。
欲奋空弮,以植危倾。
猛将歛手,气指目使。
谁知此公,亦裳布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孔明:指诸葛亮,字孔明,蜀汉丞相,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2. 忠简:宗泽(1060-1128年)的谥号,南宋初年抗金名将,曾任东京留守,力主抗金,后因与黄潜善等意见不合忧愤而死。
3. 横流:指泛滥的洪水。
4. 空弮:没有箭的弓,比喻无实力或无手段。
5. 危倾:指国家局势危急。
6. 猛将:英勇善战的将领。
7. 歛手:收起武器。
8. 气指目使:形容指挥自如,手段高超。
9. 裳布士:指穿粗布衣服的读书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宗忠简公的赞美,表达了对其忠诚、刚毅、智谋和仁爱的敬仰之情。首句“平生孔明,称慕莫及”表达了对宗忠简公的极高评价,认为他的才能和品行与诸葛亮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接下来通过描述宗忠简公的画像,表现了其凛然不可侵犯的形象,让懦夫也感受到他的威严。同时,诗人用“横流砥柱,万里长城”来形容宗忠简公的坚韧和决心,表达了他对国家事业的忠诚与担当。
在危难时刻,宗忠简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力求挽救国家的危机,如同“欲奋空弮,以植危倾”,形象地刻画了他在困难面前的无畏精神。诗中还描绘了宗忠简公的风采:他具有强烈的领导力,使得勇猛的将领都对他敬重不已,“猛将歛手,气指目使”。最后,作者指出,这位英勇的领袖其实出身平民,并非贵族,体现了他的亲民和仁爱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宗忠简公画像赞》是南宋诗人陈炳的一首五言诗,用于赞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高宗时期(公元1127-1162年)。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历史上的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抗金战争激烈进行。身为文臣的宗泽临危受命,出任东京留守兼知开封府,组建民兵队伍,屡败金军,使局势稳定,赢得民间极高的声望。然而,朝廷内部主战、主和两派斗争激烈,加上皇上的偏安心态,宗泽虽功高盖世,却始终未获充分信任和权力支持。尽管他身心俱疲,仍然坚定抗金信念,直至病逝。
陈炳当时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文人,他深感到民族危机和国家兴亡之责任,于是他选择了诗歌这一方式,来寄托他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心。他通过描述宗泽形象,赞美其忠诚、勇敢和智慧的品质,寓含着对坚守信念者的尊重和对英勇抗击外侮精神的歌颂。此外,他也借此抒发对国家政治昏暗、民众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