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泛秋浦辞

标题包含
泛秋浦辞
九华北兮濑东,石畏硊兮屈盘。 谁此游兮万顷,初禹凿兮何年。 窈其深兮莫测,微波涌兮沦涟。 民连甍兮渚居,矗百雉兮造天外。 涵青青兮几城,混金碧兮中边。 羌予行兮酷暑,修途邈兮回邅。 埃迷目兮眵昏,仆马瘦兮踬颠。 若有人兮扁舟,破菱荷以径前。 接予袂兮俱往,欲驾我兮登仙。 与汝钓兮空明,鱼杂龙兮藻荇青。 与汝浴兮靓深,悲风度兮秋涛生。 与汝游兮嵌岩,骇鸥凫兮争翾。 与汝望兮茫冥,若有无兮飞烟。 水一去兮入海,问此程兮数千。 指蓬莱兮一发,有安期兮偓佺。 紫贝阙兮珠宫,笑纷卑兮尘寰。 沆瀣饮兮芝餐,盍轻举兮蜕蝉。 嗟吾生兮穷屯,履平地兮奔湍。 心炯炯兮犹在,愿脱屣兮人间。 青枫老兮欲丹,露溥溥兮山寒。 吾何归兮日暮,寄此怀兮江之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站在九华山北,俯瞰濑水东边,嶙峋山石起伏辗转。 有谁在此漫游过万顷水面,最初大禹开凿又是在哪一年? 水深幽处难测其深,微波涌动引起涟漪片片。 百姓依水而居,房舍错落像耸立在天空边缘。 水中倒映着青色城墙,金碧辉煌与岸边浑然一体。 在这炎炎夏日里我开始独行,漫长道路曲折遥远。 满眼尘土双眼难清,瘦弱马匹也步履蹒跚。 忽见有人乘舟破浪,冲破菱荷为我引路向前。 与我携手共进,仿佛要带我登上仙境。 与你一起垂钓于明净水面,鱼儿混杂在绿色的藻荇之间。 与你沐浴于深潭之中,悲凉的风吹过掀起秋日涛澜。 与你共游于石岩峭壁,惊起群鸥争夺飞翔的空间。 与你共赏渺渺茫茫的天际,似乎有无形的烟雾在空中飘散。 流水一去不复返,到此路程已历千难。 遥指蓬莱如在眼前,安期、偓佺二仙或能相见。 紫色贝壳建成的宫殿,让人忘却尘世纷扰杂乱。 口尝露水配食灵芝,为什么不轻易超脱凡尘呢? 感慨我这一生困顿不已,行走在平地上却如激流勇进。 内心光明尚存,希望脱离尘世如脱鞋一般简单。 青青枫叶渐红,寒露铺满山间更显寒冷。 傍晚时分我要去往何处,把这份心情寄托在长江之南。
去完善
释义
1. 九华北:指长江北岸的繁昌县至贵池一带的江边高地。 2. 濑东:指长江下游。 3. 石畏硊:形容山路险峻。 4. 屈盘:形容山路曲折盘旋。 5. 万顷:这里指湖泊,具体指巢湖。 6. 初禹凿:指大禹治水时开凿的河道。 7. 窈其深:形容湖水深邃。 8. 微波涌:描述湖水的波纹。 9. 沦涟:水面的波纹。 10. 民连甍:居民聚居的地方。 11. 渚居:居住在湖边的人家。 12. 百雉: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这里用来形容城墙高大。 13. 造天外:耸立在天地间的高大建筑。 14. 涵青青:形容湖面波光粼粼的样子。 15. 金碧:金黄和碧绿的颜色,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色。 16. 修途邈:漫长的道路。 17. 回邅:道路曲折难行。 18. 埃迷目:尘土遮住了视线。 19. 眵昏:眼睛因尘土变得模糊不清。 20. 仆马瘦:形容马匹疲惫瘦弱。 21. 踬颠:走路不稳,形容马匹行进困难。 22. 扁舟:小船。 23. 菱荷:荷花的一种。 24. 空明:清澈明亮的湖水。 25. 龙:鲤鱼。 26. 藻荇青:水草在水中摇曳生姿。 27. 靓深:在深水中沐浴。 28. 悲风:伤感的秋风。 29. 秋涛:秋天的波涛。 30. 嵌岩:山峰悬崖。 31. 鸥凫:鸟类在水面飞翔。 32. 争翾:争相飞翔。 33. 茫然:迷茫的视野。 34. 一发:远处的景物显得很小。 35. 安期:安期生,传说中的仙人。 36. 偓佺:偓佺氏,传说中的仙人。 37. 紫贝阙:紫色贝壳建造的宫殿。 38. 珠宫:用珍珠装饰的宫殿。 39. 纷卑:纷繁复杂的尘世。 40. 尘寰:世俗世界。 41. 沆瀣饮:传说中神仙所饮的水。 42. 芝餐:灵芝做成的食物。 43. 盍:为什么不。 44. 轻举:轻松地起飞。 45. 蜕蝉:蝉蜕皮,比喻脱胎换骨。 46. 嗟:叹息。 47. 穷屯:处境困顿。 48. 平地:普通的生活。 49. 奔湍:激流。 50. 心炯炯:心境明亮。 51. 脱屣:脱去鞋子,比喻摆脱世俗的烦恼。 52. 青枫老:秋天到来,枫叶变红。 53. 欲丹:快要变成红色。 54. 露溥溥:露水很浓。 55. 山寒:山中寒冷。 56. 日暮:太阳即将落山。 57. 寄此怀:将这种情感寄托于。 58. 江之南:长江南岸。
去完善
赏析
《泛秋浦辞》是一首描绘作者游览长江北岸秋浦河段的诗歌。陈炳在诗中表达了他游览沿江地带时的所见、所感和所思。诗中的景色时而壮丽,时而清幽;情感时而激情澎湃,时而沉静深远;寓意时而清新脱俗,时而深沉压抑。整首诗表现出了诗人丰富而多元的内心世界。 首先,作者描述了沿途的风景。他看到了雄伟的山水景色,如“九华北兮濑东,石畏硊兮屈盘”和“谁此游兮万顷,初禹凿兮何年”等诗句,展示了秋浦河段的壮丽风光。同时,他也描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场景,如“民连甍兮渚居,矗百雉兮造天外”,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自己跋涉之苦与扁舟之快,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例如,他在诗中写道:“羌予行兮酷暑,修途邈兮回邅。埃迷目兮眵昏,仆马瘦兮踬颠。若有人兮扁舟,破菱荷以径前。接予袂兮俱往,欲驾我兮登仙。”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如“与汝钓兮空明,鱼杂龙兮藻荇青。与汝浴兮靓深,悲风度兮秋涛生。与汝游兮嵌岩,骇鸥凫兮争翾。与汝望兮茫冥,若有无兮飞烟。”这些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也传达出他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然而,诗人在最后又流露出深深的哀伤和无奈。在诗的最后部分,他说:“嗟吾生兮穷屯,履平地兮奔湍。心炯炯兮犹在,愿脱屣兮人间。”这表明,尽管他向往超脱尘世的生活,但在现实中却无法实现。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多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泛秋浦辞》是南朝著名诗人陈炳所作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秋天景象的抒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5世纪,正值南北朝时期,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更迭频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陈炳是一位怀才不遇的文人,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曾几次被贬谪。然而,正是这种人生的挫折,使他更加关注自然和人生,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在他的笔下,江南水乡的秋天景色被描绘得如诗如画,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在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诗歌创作十分活跃。当时的文人墨客喜欢在闲暇之余,泛舟江上,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抒发内心的情感。陈炳的《泛秋浦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