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声声慢 感怀

标题包含
声声慢 感怀
寒寒暖暖,雨雨晴晴,无端催趱红绿。湿燕双双,语语似怜幽独。银灯半昏碧影,十年愁、多到心曲。此际也,不销魂、断尽肠儿还续。 不忿青蛾元鬓,才弹指、逢人便惭珠玉。吟遍花笺,想也半消清福。惟应冰纨宝钿,料天公、谁妒尘俗。试看取,古今来、嵇啸阮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灿(1573年-1644年),字宾友,号剑溪,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明朝末年的文人,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与陈子龙并称“南陈北徐”。 徐灿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徐学谟曾任南京兵部侍郎,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查看更多
rwang++++++
去完善

译文
冷冷暖暖,晴雨交替,忽然催促着花朵凋落。湿润的燕子双双重叠,仿佛在怜惜这孤独的世界。银灯之下,光影摇曳,十载的忧愁充塞心底。此刻的我,不忧伤,却断了无尽的思念。 我仍愤恨自己发髻乌黑,顷刻间,逢人就自卑得如同珠宝玉石。读遍了所有的诗笺,想着这也算是一种清福吧。也许只有那精美的冰纨宝钿,才知晓天地间的奥秘,并无嫉妒凡尘之心。你看啊,从古到今,有人弹奏长啸,有人低声哭泣。
rwang++++++
去完善
释义
1. 寒寒暖暖,雨雨晴晴:指天气时冷时热,时雨时晴。 2. 无端催趱红绿:指春天到来,花朵很快凋谢,绿叶迅速成长,比喻时间流逝。 3. 湿燕双双,语语似怜幽独:湿燕,指雨中燕子的低语。这里描述燕子在雨中低语,似乎对孤独的人表示同情。 4. 银灯半昏碧影:形容光线暗淡,映照出绿色的影子。 5. 十年愁、多到心曲:十年,指的是经历了很多岁月。心曲,指的是内心深处的情感。 6. 不忿青蛾元鬓:不忿,这里是悔恨的意思。青蛾元鬓,指的是年轻时的美貌。 7. 才弹指、逢人便惭珠玉:弹指,原意是用手指弹奏乐器,这里用来形容写作。珠玉,比喻优美的诗文。这句意思是,每次写出佳作,都会觉得羞于见人。 8. 吟遍花笺,想也半消清福:花笺,指书写的纸张。清福,指清静的生活。这句意思是,写完诗后,觉得这种生活有些辛苦。 9. 惟应冰纨宝钿,料天公、谁妒尘俗:冰纨,指洁白的丝绢。宝钿,指珍贵的饰品。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像冰纨宝钿那样纯洁和高雅的事物,才不会受到世俗嫉妒。 10. 试看取,古今来、嵇啸阮哭:嵇啸阮哭,指的是魏晋时期的文人嵇康和阮籍,他们的诗歌作品表达出了悲伤的情感。这里用他们举例,暗示古今文人都面临着生活的困境。
rwang++++++
去完善
赏析
《声声慢·感怀》是一首借物抒情的词,以“寒寒暖暖,雨雨晴晴”的天气变化起兴,引出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作者运用“湿燕双双,语语似怜幽独”这一生动形象的场景描绘,表达对孤独和失意的哀伤之情。 接下来的“银灯半昏碧影,十年愁、多到心曲”中,作者以昏暗的灯光下自己的影子暗喻人生的低迷时期,体现出深沉的苦闷。而“不销魂、断尽肠儿还续”则表现出她并不想让这种情绪影响到自己,尽管内心的痛楚难以割舍。 紧接着“不忿青蛾元鬓,才弹指、逢人便惭珠玉”一句,展示出作者对年华逝去的无奈与不满,但紧接着又以“吟遍花笺,想也半消清福”表示即使在这种境地下,自己依然坚持自我,将苦痛化为诗行。 而“惟应冰纨宝钿,料天公、谁妒尘俗”则是表达作者的坚定信念,坚信自己的才华不会为世俗所埋没,将激荡的情感融入豪放的诗意之中。最后的“试看取,古今来、嵇啸阮哭”是呼吁世人从历史的长河中寻求答案,不要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rwang++++++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声声慢 感怀》是明末清初著名女词人徐灿的作品。此词作于清朝初期,此时南明政权已经灭亡,清军入关建立了新的统治,中华大地历经战乱,百姓生活困苦。 徐灿生于明朝末年,其家族世居浙江,家世显赫,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然而,明朝的灭亡使得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清军入关后,徐灿随夫李国英投降清朝,被任命为福建总督。尽管她在清廷任职,但她的内心却始终难以割舍对故国的思念。 在这首《声声慢 感怀》中,徐灿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描绘了她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心境。她用“黄花无主”比喻明朝的灭亡,用“一帘残梦”形容自己在家国破碎后的无奈与悲痛。同时,她也表达了对自己在清廷任职的不满,以及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这首词充分展现了徐灿在面对家国巨变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她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
rwang++++++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