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满江红 和王昭仪韵

标题包含
满江红 和王昭仪韵
一种姚黄,禁雨后、香寒□色。谁信是、露珠泡影,暂凝瑶阙。双泪不知笳鼓梦,几番流到君王侧。叹狂风、一霎剪鸳鸯,惊魂歇。身自在,心先灭。也曾向,天公说。看南枝杜宇,只啼清血。世事不须论覆雨,闲身且共今宵月。便姮娥、也有片时愁,圆还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灿(1573年-1644年),字宾友,号剑溪,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明朝末年的文人,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与陈子龙并称“南陈北徐”。 徐灿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徐学谟曾任南京兵部侍郎,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查看更多
悦3095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朵珍贵的姚黄牡丹花,在雨后的空气中散发出寒冷的气息。有谁能相信这不过是露珠短暂凝聚成的幻影?突然响起的胡笳和鼓声让人惊醒,仿佛感受到了风雨交加中的巨变。眼泪不受控制地流淌,一心想进入皇宫见到君王。然而,狂风瞬息之间就让一切破灭,留下的是心灵的震撼和空虚。 自由自在的生活已经不再,心中的火焰也渐渐熄灭。曾经试图与命运抗争,却只能看着杜鹃鸟在南枝头哀鸣,诉说着悲哀。世事无常,我们无法预测命运的起伏,唯有活在当下,赏月静心。即便是月宫里的嫦娥,也会有忧愁的时候,月圆之后也会重新变得残缺。
悦3095
去完善
释义
《满江红·和王昭仪韵》注释: 1. 姚黄:指名贵的牡丹品种。 2. 禁雨:宫中的雨。 3. 香寒□色:指牡丹花的香气在雨中显得更加冷艳。 4. 露珠泡影:形容花朵上的露水像水泡一样晶莹剔透。 5. 暂凝瑶阙:形容露水短暂地停留在牡丹花瓣上。 6. 双泪:这里指作者自己的眼泪。 7. 笳鼓:古代军中用的乐器,这里指战争的声音。 8. 一霎:极短的时间。 9. 剪鸳鸯:比喻战争导致夫妻分离。 10. 流到君王侧:指作者因战争而流泪,希望得到君王的关注。 11. 杜宇:即杜鹃鸟,相传为古蜀国国王杜宇所化,常用来象征悲痛。 12. 世事不须论覆雨:表示对世间事物的看法已经不再关注。 13. 闲身且共今宵月:表示自己暂时放下忧愁,与月亮共度美好时光。 14. 便姮娥、也有片时愁,圆还缺:表示即使嫦娥也会有短暂的忧愁,月圆之后还会变成月缺。
悦3095
去完善
赏析
《满江红·和王昭仪韵》是一首借古咏怀词,通过描述风雨中的菊花,展现出作者在乱世中的复杂心境。上阕通过对风雨中菊花的描绘,表现出作者身处险境的忧虑和悲伤。下阕则表达了作者面对世事变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悦3095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江红 和王昭仪韵》是明末清初女词人徐灿的一首和词。此诗创作于明末清初的战乱时期,以汉元帝时宫廷美女王昭仪为题,抒发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战乱时局的忧虑之情。 在诗词的创作时期,徐灿的个人生活也颇具戏剧性。她出生于明末的一个书香门第,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随着明朝的衰落,战火蔓延到她的家乡。在这一时期,她与丈夫陈家洛共同度过了艰苦的岁月,还一度随夫辗转至江南避难。后来,清朝建立,徐灿一家北上投靠新朝。但徐灿仍对故国难以忘怀,在她的诗作中时常流露出深沉的哀思。 此外,明末清初的社会政治状况也是影响徐灿诗歌创作的重要因素。当时正值明清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民众疾苦重重。特别是作为女性,徐灿在这特殊的历史时期往往面临着更大的生存挑战和生活压力。因此,她在《满江红 和王昭仪韵》等作品中,既表达了对乱世中飘零女子命运的同情,又抒发了对社会政治现象的忧虑。
悦3095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