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初冬
黄花过了,见碧空云尽,素秋无迹。薄薄罗衣寒似水,霜逗一庭花石。回首江城,高低禾黍,凉月纷纷白。眼前梦里,不知何处乡国。难得此际清闲,长吟短咏,也算千金刻。象板莺笙犹醉耳,却是酒醒今夕。有几朱颜,镜中暗减,不用尘沙逼。燕山一片,古今多少羁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黄花:指菊花,此处借指秋天已过。
2. 碧空云尽:形容天空湛蓝,白云飘散。
3. 素秋:秋天的别称。
4. 薄薄罗衣:薄薄的丝质衣物。
5. 禾黍:禾苗与谷子,这里泛指农作物。
6. 江城:长江边的城市,这里代指作者的家乡。
7. 象板莺笙:古代乐器,象板为敲击乐器,莺笙为吹奏乐器。
8. 燕山:燕山下的小山,这里代指作者所在地。
9. 羁客:离家在外的人。

去完善
赏析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初冬》是明代女词人徐灿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明朝末年,徐灿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在她所处的时期,明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频发,边疆战事不断。徐灿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了她的一生。
徐灿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在明末那个动乱的年代,她的命运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她曾经历了战乱、流离失所的生活,目睹了生离死别的人间悲剧。这些人生经历使她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慨。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徐灿创作了许多感时伤怀的词作,如《念奴娇·初冬》等。这首词通过对初冬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她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冬的景象,用婉约的言辞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词既展现了徐灿的个人情感,又反映了她所处时代的特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