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舟中感旧
无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别。前度刘郎,重来江令,往事何堪说。逝水残阳,龙归剑杳,多少英雄泪血。千古恨、河山如许,豪华一瞬抛撇。
白玉楼前,黄金台畔,夜夜只留明月。休笑垂杨,而今金尽,秾李还消歇。世事流云,人生飞絮,都付断猿悲咽。西山在、愁容惨黛,如共人凄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闲的桃花依旧绽放,轻盈的燕子照常归来,春天的景致却有许多变化。曾经的刘郎,如今再次回到江边,曾经的事情难以再提起。流逝的水和夕阳共同映衬出过去的辉煌与衰败,英雄们洒下了多少热血泪水。千年的遗憾犹如那壮丽的山河,曾经的繁华瞬间被遗弃在角落。
月色洒在白玉楼和黄金台上,每晚都只留下明亮的月光。别再笑话那些低垂的杨柳,如今它们已经失去财富,繁茂的李树也渐渐凋落。世事就像流动的云朵,人生就像飘荡的柳絮,最后都只能听到悲伤的猿猴啼哭。西山的景色还在那里,但已是满面愁容,仿佛也在为人们感到忧伤。

去完善
释义
1. 永遇乐:词牌名,来源于唐代杜秋娘的《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2. 舟中感旧:标题,意为在船上感叹过去的事情。
3. 无恙桃花:表示春天里的桃花没有受到损害。无恙,没有受到伤害或损失。
4. 依然燕子:指燕子还是像以前一样飞来飞去。
5. 春景多别:春天的景色与以往有所不同。
6. 前度刘郎:这里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刘晨,他曾经在天台山采药迷路,遇见两个仙女,与之共同生活了半年。后来他回到家乡,发现已经过了两百年,所有的人和事都发生了变化。这里是用刘晨的故事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人世的变迁。
7. 重来江令:这里的“江令”指的是南朝诗人江淹,他曾做过东观祭酒、宣城太守等官职。这里是用江淹的故事比喻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的变化。
8. 逝水残阳: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夕阳即将落下的景象。
9. 龙归剑杳:古代有一种传说,宝剑可以化为龙,这里是指宝剑失去了光芒,暗示英雄的悲剧。
10. 金尽:钱财耗尽。
11. 秾李还消歇:意思是繁茂的桃李也要凋谢。
12. 西山在:这里的“西山”指的是北京的西山,是明朝和清朝皇帝的陵墓所在地。
13. 愁容惨黛:形容人的脸色非常忧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饱满的深情回顾了故国的江山人物和消逝的繁华。上片写春景里作者感慨万端,江令是指江淹,他的名句"映日荷花别样红"曾经震撼了古人,如今繁华已经不再,山河依旧,但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采,这情景让人想起无数的悲剧英雄,他们的壮志未能实现,留下的只有泪水与历史的遗憾。下片写到昔年热闹的场所,现在已经变得寂静,像是刻意遗忘的历史一样。世事流云,人生飞絮,一切都已随时间远去。整首词充满了哀伤的气氛,使人深感词人的深沉感慨和对历史沧桑的无尽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永遇乐·舟中感旧》是清代词人徐灿的一首佳作。这首词创作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此时距离明朝灭亡已有数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徐灿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她从一个明朝的贵夫人变成了清朝的遗民。
徐灿在明朝时期嫁给了浙江嘉兴的一位富商陈之遴,夫妻二人感情甚笃。然而,随着明末战乱,他们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清朝建立后,陈之遴因才学出众被选拔为清政府官员,但徐灿却因不愿屈从新朝而选择留在民间。她在江南一带过着避世隐居的生活,时常思念远方的丈夫。
在这段时间里,徐灿创作了许多抒发感慨、怀念故国的词作,如《永遇乐·舟中感旧》。这首词描绘了她乘舟江行,追忆昔日繁华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她对故国的哀思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的词风婉约细腻,情感真挚动人,成为了清代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