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满庭芳 寄素庵

标题包含
满庭芳 寄素庵
气吐祥光,春生紫禁,飞尘尚阻归轮。翠屏向晓,腰瘦不胜春。黛减眉消□□,妆台冷、拟待伊人。梨花雪,苍苔砌玉,归马试蹄痕。别离虽未久,羁窗寒月,更胜从军。绕□□□□,越水吴云。惟有梅花耐雪,堪冷澹、伴我黄昏。鹊聋喜,传来凤阁,重典旧丝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灿(1573年-1644年),字宾友,号剑溪,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明朝末年的文人,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与陈子龙并称“南陈北徐”。 徐灿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徐学谟曾任南京兵部侍郎,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查看更多
yranciy
去完善

译文
祥瑞之气涌现,春日降临皇城,飞扬的尘土阻碍了回归的车轮。拂晓时分,翠屏中的身影显得消瘦不堪。眉黛轻减,妆容冷艳,似乎在等待她的到来。洁白的梨花如同雪景,苍苔点缀着玉砌般的台阶,归来的马儿踏出蹄痕。虽然离别不久,但窗外的寒冷月光依然让人感觉度日如年。环绕着河流与山云,只有梅花能抵抗严寒,陪伴我在黄昏时享受这份宁静。喜鹊的叫声预示着喜讯的到来,凤阁里开始传来重新制定国家政令的消息。
yranciy
去完善
释义
1. 气吐祥光:形容天子之气。 2. 春生紫禁:指春季的皇宫。 3. 飞尘尚阻归轮:意指道路上的尘土阻碍了回归的车辆。 4. 翠屏向晓:早晨的光线照射在翠屏上。 5. 腰瘦不胜春:指因离别而瘦弱的身躯难以承受春天的到来。 6. 黛减眉消:形容憔悴的面容。 7. 妆台冷、拟待伊人:形容等待情人的冷清情景。 8. 梨花雪:白色的梨花像雪一样洁白。 9. 苍苔砌玉:绿色的苍苔和洁白的梨花映衬着玉石般的台阶。 10. 归马试蹄痕:比喻期待的心情。 11. 别离虽未久:虽然离别的时间不长。 12. 羁窗寒月:月光下囚禁般的窗户。 13. 更胜从军:指离别之情比从军之苦更加沉重。 14. 绕汀沙、越水吴云:分别指代江南水乡的小洲和江河湖泊。 15. 梅花耐雪:梅花能在雪中傲然开放。 16. 伴我黄昏:陪伴我在傍晚时分度过时光。 17. 鹊聋喜:喜鹊的听觉退化,表示年老听力下降。 18. 传来凤阁:传达来自朝廷的信息。 19. 重典旧丝纶:重新整理旧时的丝纶诏书。
yranciy
去完善
赏析
《满庭芳 寄素庵》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素庵的深深思念之情。在词的上片,诗人用“气吐祥光,春生紫禁”描绘了春天美好的景象,然而此刻的素庵却还在远方。接着,诗人通过“翠屏向晓,腰瘦不胜春。黛减眉消□□,妆台冷、拟待伊人”的描绘,表达出自己对于友人的期盼和挂念。下片中,“梨花雪,苍苔砌玉,归马试蹄痕”则描绘了春天里的离别场景,为全词增添了哀愁的氛围。 接下来的词句“别离虽未久,羁窗寒月,更胜从军。绕□□□□,越水吴云。惟有梅花耐雪,堪冷澹、伴我黄昏。”则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虽然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并不长,但诗人觉得自己此刻的心情比离别的痛苦更为沉重。她希望通过遥望梅花来排解自己的孤独,因为梅花是冬天里唯一能够抵挡风雪的花卉,可以陪伴她在黄昏时分度过寂寞的时光。 最后两句“鹊聋喜,传来凤阁,重典旧丝纶。”则以喜鹊的叫声来寓意吉祥,暗示诗人期待与友人重逢的那一天早日到来。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的孤独、思念和期盼,展现了她对友情的真挚情感。
yranciy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庭芳·寄素庵》是清代女词人徐灿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大约创作于清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此时的徐灿已历经战乱、家破人亡的磨难,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孀。在这首词中,她以素庵为寄托,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知音的思念之情。 在那个时代,明清交替之际,国家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徐灿作为一位女性,经历了丧夫之痛、家国之殇,其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她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而是将情感诉诸笔墨,创作出许多感人至深的作品。 这首《满庭芳·寄素庵》便是她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徐灿在人生低谷中的坚韧和豁达,同时也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悲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yranciy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