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梅花
峭寒楼阁,早春帘槛、一树冷烟愁遍。玉容初浣不曾妆,但粉泪、盈盈香溅。惜花还住,羞花欲去,去住总教花怨。护花双袖惹清霜,怕风妒、花魂成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寒冷的阁楼上,早春的窗帘之间,一棵树上弥漫着忧郁的气氛。女子的容颜像刚刚洗过,还未曾化妆,只有晶莹的泪珠和香气弥漫。她怜惜花朵,想要留在这里,又因羞涩而想离开,这种来来往往让花儿感到哀怨。她的护花衣袖沾染了清冷的霜露,害怕风吹来嫉妒花儿的花魂成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峭寒:严寒。
2. 楼阁:房屋或建筑物的顶层,这里指观赏梅花的所在处。
3. 帘槛:门帘和门槛,此处指门窗。
4. 冷烟:形容梅花的烟雾状花朵给人以冷清的感觉。
5. 玉容:指梅花的姿色。
6. 浣:洗濯。
7. 但:仅。
8. 粉泪:眼泪中含有脂粉。
9. 盈盈:充满的样子。
10. 护花双袖:用袖子保护梅花不被风刮伤。
11. 清霜:白霜。
12. 花魂:花的灵魂,指花瓣。

去完善
赏析
《鹊桥仙·梅花》是清代女词人徐灿的一首咏梅之作,以早春时节的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婉约幽远的意境。
首句“峭寒楼阁,早春帘槛、一树冷烟愁遍”,通过“峭寒楼阁”和“早春帘槛”两个富有画面感的场景,营造出早春时节的寒冷氛围。同时,以“一树冷烟愁遍”来形容梅花,形象地表现出梅花在早春寒冷中的孤寂与愁绪。
接下来,词人以“玉容初浣不曾妆,但粉泪、盈盈香溅”来描绘梅花的花容。这里的“玉容初浣不曾妆”意味着梅花如同刚刚洗净的容颜,尚未化妆,呈现出一种自然素雅之美。而“粉泪、盈盈香溅”则形象地描绘出梅花花瓣上的露珠,以及散发出阵阵清香的场景。
下片首句“惜花还住,羞花欲去,去住总教花怨”,通过对赏花者的心理描绘,表达出人们对梅花的怜爱与惋惜之情。在这里,“惜花还住”意味着对梅花的留恋不舍,而“羞花欲去”则表现出了对梅花凋谢的惋惜。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人们更加珍惜梅花的短暂花期。
最后,词人以“护花双袖惹清霜,怕风妒、花魂成片”来表达自己对梅花的呵护之情。在这里,“护花双袖惹清霜”意味着词人在寒冷的早春为梅花遮挡风雪,体现出对梅花的关爱。而“怕风妒、花魂成片”则是担心寒风嫉妒梅花的美丽,将它们吹散,表现了词人对梅花命运的忧虑。
总之,这首《鹊桥仙·梅花》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早春梅花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与担忧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鹊桥仙·梅花是清代女词人徐灿的作品。此词大约作于顺治年间(公元1644年-1661年)。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徐灿在家庭遭遇变故之后,受尽磨难。尽管如此,她仍能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将一腔深情寄予梅花,倾诉出自己的心境和人生态度。这首词以婉约、含蓄的笔调抒发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坚韧品质。
这段时期正值明清更迭,民族矛盾激化,家国观念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战乱洗礼的徐灿见证了清兵入关、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但她依然坚定立场,将爱国情怀寄寓梅花之中,传达出深沉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