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春感次素庵韵
春时节。昨朝似雨今朝雪。今朝雪。半春残暖,竞成抛撇。
销魂不待君先说。凄凄痛还如咽。还如咽。旧恩新宠,晓云流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季时分。昨日下着绵绵细雨,今日却飘起了雪花。飘落的雪花。在这春天的尾声中感受着温暖,竟显得有些突兀。这让人痛苦的情绪无法等待你的解释。那悲伤的情感如同哽咽一般。哽咽声。昔日的恩情与新的宠爱,就如同早晨的云朵和流逝的月光一样短暂。

去完善
释义
1. 忆秦娥:词牌名,又名“秦楼月”、“玉交枝”等。
2. 春感:表示对春天景色的感受。
3. 次素庵韵:以素庵的诗词为参照,进行唱和。
4. 春时节:春季的时候。
5. 昨朝:昨天。
6. 似雨今朝雪:形容天气变化无常,昨日下雨今日下雪。
7. 半春残暖:指春天即将结束,气温逐渐升高。
8. 竞成抛撇:争相离开,形容春天的离去。
9.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或忧伤。
10. 不待君先说:不用你说出来。
11. 凄凄:形容悲伤的样子。
12. 痛还如咽:形容痛苦如同哽咽一般。
13. 旧恩新宠:过去的恩情和现在的宠爱。
14. 晓云流月:形容早晨的云彩和月亮。

去完善
赏析
《忆秦娥·春感次素庵韵》是一首描绘春天变化无常的诗词。首句“春时节。昨朝似雨今朝雪。”以春日的天气为引子,表现出春天的多变性,既有春雨绵绵,又有雪花纷飞。紧接着两句“今朝雪。半春残暖,竞成抛撇。”更强调了这种多变性,看似温暖的春日,却忽然飘起了雪花,让人感到措手不及。
下阕开篇“销魂不待君先说。凄凄痛还如咽。”传达出作者在如此多变的春日里内心的苦闷与忧伤,她不需他人诉说自己已然感到刻骨铭心的痛楚。结尾“还如咽。旧恩新宠,晓云流月。”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昔日的美好回忆如同晓云流月般匆匆逝去,而今却是令人心酸的新宠离弃。整首词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变化和人的情感波澜,展现出徐灿作为词人的独特才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秦娥·春感次素庵韵》是清代词人徐灿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清代康熙年间,大约公元167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明清交替之后的历史变革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徐灿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位文人和官员,这使得她从小就接触到了丰富的文学和艺术知识。然而,她在成年后却遭遇了一系列的变故,包括家庭的衰落和丈夫的离世等。这些人生际遇使她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她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一时期,词这种文体在中国已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徐灿作为一位才情横溢的女词人,她不仅在词的创作技巧上有所突破,而且在内容上也表现出了强烈的个性色彩。她的作品多以女性视角描绘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展现了一个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