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吊古
伤心误到芜城路,携血泪,无挥处。半月模糊霜几树。紫箫低远,翠翘明灭,隐隐羊车度。
鲸波碧浸横江锁,故垒萧萧芦荻浦。烟水不知人事错。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莲花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伤心地走错了芜湖城的路,带着血和泪,却无法挥洒。半个月的寒冷让霜冻覆盖了好几棵树。远处传来紫色的箫声,翠鸟飞翔时羽毛忽明忽暗,隐约看到一辆羊车在远处经过。
巨大的波浪中,碧水如镜,横着锁住了一道江锁。古时的堡垒已经破败不堪,周围长满了芦苇和水草。烟雾弥漫的水面让人无法分辨出正确的方向。船只离岸千里,缓缓落下的一片帆布,不要怪罪莲花般的脚步。

去完善
释义
1. 芜城:这里指扬州,因其地理位置和环境变迁,时常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后荒芜衰败。
2. 半月模糊霜几树:描述战乱下的荒芜景象。
3. 紫箫低远:紫箫是指紫色的竹管,相传汉武帝有横吹紫竹之曲,音调悲凉。
4. 翠翘:翠翘是古代女子的头饰,形似翠鸟尾巴的羽毛,这里代指妇女。
5. 羊车度:羊车指的是汉代未央宫中供皇帝游宴的车子,这里是形容皇帝的奢侈生活。
6. 鲸波碧浸横江锁:鲸波形容波涛汹涌,碧浸表示江水绿色。这句描绘了长江水域的场景。
7. 故垒:旧时的军事防线或防御工事。
8. 芦荻浦:江边的芦苇荡。
9. 戈船千里:描述战争的范围广阔。
10. 降帆一片:指一片降下风帆的船只,比喻投降。
11. 莲花步:用莲花来比拟美好的事物,这里的莲花步是象征美好的脚步,也可以理解为太平盛世的到来。

去完善
赏析
《青玉案·吊古》是一首触景生情的词作,通过描述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引发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
上阕中,“伤心误到芜城路”一句点明了作者的悲伤心情,接下来“携血泪,无挥处”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无法排遣的忧伤。而后,“半月模糊霜几树”勾勒出一幅冷月与霜树的凄清景象,衬托出作者的心境。紧接着,“紫箫低远,翠翘明灭,隐隐羊车度”则是以声音和视觉的双重感知,描绘了远方的神秘景象,表现出历史的厚重感。
下阕中,“鲸波碧浸横江锁”描绘了眼前波澜壮阔的江景,而“故垒萧萧芦荻浦”则揭示了这美景背后的历史沧桑。接下来,“烟水不知人事错”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虚无的无奈,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忧虑。最后,“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莲花步”则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勇往直前。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青玉案·吊古》是清代女词人徐灿的一首婉约派作品,词风清新雅致,情感深沉细腻。此诗大约创作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左右。
在这段时间里,徐灿经历了人生的诸多磨难。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受家学熏陶,颇具才华。然而,由于清朝入主中原,使得徐家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甚至家道中落。这使徐灿的生活陷入困境,她也因此体会到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滋味。
在那个时代,随着清兵入关,中原大地战火纷飞,百姓生活困苦。许多人开始思考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复兴,文人墨客也纷纷投入其中,或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或渴望建功立业。徐灿作为一位颇有见识的女性,也在这股思潮中感受到了沉重的历史责任。
在此背景下,徐灿创作了《青玉案·吊古》这首词,以寄托她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她用婉约的诗句描绘出一幅壮丽的江山图,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