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临江仙 病中寄素庵
病枕不知寒日午,起来愁雪弥漫。玉红笺纸腻双鸾。恹恹半息,强写个平安。几日离愁愁未了,今朝又上眉端。丁宁春老且为欢。薰风虽软,莫便试轻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躺在床上感觉不到寒冷的白昼,起身看到漫天飞舞的雪花。使用红色的纸张和精致的鸾鸟图案书写消息。尽管身体疲惫,但还是勉强写下一句“一切平安”。离别的忧虑持续了好几天,今天又浮现在眉头。珍惜春天的离去并尽情欢乐吧。虽然春风轻柔,但不要轻易尝试穿着轻薄的丝绸衣服。

去完善
释义
1. "病枕":形容因病卧床的状态。
2. "寒日午":指寒冷的冬日午后。
3. "起来":指从床上起身。
4. "愁雪弥漫":指因雪而忧愁的心情。
5. "玉红笺纸":对精美纸品的称呼,这里指信纸。
6. "腻":精致、细腻之意。
7. "双鸾":鸾,传说中的神鸟;双鸾,寓意吉祥如意。
8. "恹恹":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
9. "半息":气息微弱的样子。
10. "平安":在古文中常用于问安或表示祝愿。
11. "了":完毕、结束。
12. "今朝":今天。
13. "丁宁":叮嘱,叮咛。
14. "春老":春天将尽的时候。
15. "薰风":和风,指温和的风。
16. "软":柔和,温顺。
17. "莫便":不要马上。
18. "轻纨":薄丝织物,这里代指衣物。

去完善
赏析
《卷中临江仙·病中寄素庵》是清代词人徐灿的作品。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病中的女子,在病榻上思念亲人、感伤时节的情景。首句“病枕不知寒日午”点明了她病中无力的状态,仿佛无法感知时间的流逝。接下来“起来愁雪弥漫”则描述了这位女子起床后看到的景象:漫天飞雪,充满忧愁的气氛。
下阕“几日离愁愁未了,今朝又上眉端”表明,她的离愁和忧思连续不断,使得她无法轻松应对生活中的困境。最后两句“丁宁春老且为欢。薰风虽软,莫便试轻纨”是对亲友的嘱托:当春天来临时,即使和风拂面,也要保持警惕,不要贪图一时的舒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卷中临江仙 病中寄素庵》这首词是清代著名女词人徐灿的作品,创作于康熙年间(约公元1662年-1722年)。在这个时期,清朝刚刚入主中原,国家局势并不稳定。而徐灿作为一位富有才情的女子,在历史上留下了她独特的诗词作品。
徐灿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才华横溢。然而,她在婚姻上却遭遇了不幸。她的丈夫陈之遴因与权臣结怨被流放,徐灿亦被迫随夫迁居。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徐灿以诗词为寄托,抒发心中的情感。
在这段时间里,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发。清朝初期,虽然国势逐渐稳定,但在民间仍存在着许多困苦和矛盾。徐灿在病中对好友素庵的思念之情,正是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对于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友谊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