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方太夫人西还

标题包含
送方太夫人西还
旧游京国久相亲,三载同淹紫塞尘。 玉佩忽携春色至,兰灯重映岁华新。 多经坎坷增交谊,遂判云龙断夙因。 料得鱼轩回首处,沙场犹有未归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灿(1573年-1644年),字宾友,号剑溪,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明朝末年的文人,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与陈子龙并称“南陈北徐”。 徐灿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徐学谟曾任南京兵部侍郎,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查看更多
羔羊_123
去完善

译文
曾经一同在京城学习、生活多年的老朋友,如今已在边塞共度了三个春秋。突然间,她佩戴着如春的饰品出现在我面前,点燃的兰灯照亮了新年的光辉。经历无数坎坷却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谊,我们终于相聚在一起。但转瞬间,仿佛看到了她乘舟离去时的回首,战场上的勇士仍未归来。
羔羊_123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送方太夫人西还: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给即将回到西方的方太夫人。 2. 京国:京城,这里指北京。 3. 三载同淹紫塞尘:意为与方太夫人在边疆共度了三年时光。紫塞,指古代长城,这里代指边疆地区。 4. 玉佩:古人身上佩戴的一种饰品,象征身份地位。 5. 春色:春天的景色,这里用来形容方太夫人带来的生机活力。 6. 兰灯:古代用兰草制成的油灯,这里用来形容岁月的美好。 7. 多经坎坷增交谊:经历过许多磨难,反而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8. 遂判云龙断夙因:意思是说分别之后,大家的关系就像天空中的云和龙一样,很难再相见。 9. 鱼轩:古代贵妇人的车驾,这里借指方太夫人的车驾。 10. 沙场犹有未归人:战场上还有没有回家的人,这里是诗人对方太夫人的祝福,希望她一路平安,早日回到家乡。
羔羊_123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送”为主题,描述了方太夫人在别离之际的依依惜别之情和牵挂之心。首联回顾往昔在京城的交往,岁月匆匆,已一同度过了三年的时光。颔联描绘方太夫人带着美好的春色而来,犹如点亮了一盏明亮的兰灯,照亮了岁月的痕迹。颈联道出彼此历经坎坷,情谊更加深厚,却无法改变现实的分离。尾联则想象在方太夫人离去的时刻,还会回望这片还未完全结束战事的沙场,期盼着那些还在奋战的人能早日归来。诗人以婉转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表现了人世间悲欢离合的常态。
羔羊_123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方太夫人西还》是清代著名女词人徐灿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康熙年间,即公元1662年至1722年之间。 在康熙年间,中国社会正处于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由于战争和政治变革,许多家庭和个人都面临着流离失所和人生困境。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徐灿本人也经历了诸多波折。她原为明朝官员之女,后家道中落,成为清朝满洲官员的家庭教师,最终在战乱中流亡江南,成为一位卖画为生的诗人。 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虽然历经战乱,但传统文化并未完全消失。相反,一些文人墨客仍坚持诗词创作,以此来表达他们的人生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这一背景下,徐灿以她的才情和人生经历,创作出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诗词作品,如这首《送方太夫人西还》。
羔羊_123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