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庆挽诗 其一
擢第家声在,通班宦路亨。
为亲迟受邑,未老谢专城。
活计诗书富,岁寒梅竹清。
闲中将道眼,醉梦笑功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家中因科举成名,顺利步入仕途。
为了亲人而延迟任职,未到老年就辞去了太守职位。
生活中诗书丰富,心境犹如冬季的梅花和竹子般清净。
闲暇时以道眼看世界,梦中嘲笑功名利禄。
去完善
释义
1. "擢第":古代科举及第的雅称。这里指考取进士。
2. "家声":家族的声誉或传统。
3. "通班":整个班级或官僚体系。
4. "宦路":官场生涯。
5. "受邑":接受官员的职位。
6. "未老":年纪还不算大。
7. "谢":谢绝。
8. "专城":独当一面的地方官。
9. "活计":生活来源。
10. "诗书富":丰富的诗书学问。
11. "岁寒":比喻逆境或者艰苦的环境。
12. "梅竹清":以梅花和竹子象征品质高洁。
13. "将道眼":领悟道理。
14. "醉梦":沉迷梦境。
15. "笑功名":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与嘲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悼念的形式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与怀念。首联讲述了逝者在文学上的成就以及为官的顺利;颔联则描述了他在生活中为了亲人而选择不早离家做官、年纪尚轻就辞去了地方长官之职;颈联赞美他充满诗书气息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暗示了他的高洁品行;尾联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生死与功名,表现出逝者身处红尘却不沾染世俗纷扰的高雅气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张德庆挽诗 其一》是由南宋著名诗人严粲创作的。这首诗作于公元1174年,当时严粲正在临安府(今浙江杭州)担任官职。这一年,他结识了一位名叫张德庆的友人,然而不久后,张德庆便不幸离世。为了悼念这位友人,严粲写下了这首《张德庆挽诗 其一》。
在南宋时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文化繁荣,但同时也存在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严粲在任期间,亲眼目睹了民间的疾苦,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因此,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民生疾苦,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在《张德庆挽诗 其一》中,严粲通过对张德庆的生平事迹的回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通过描绘张德庆生前的品行和成就,体现了对友人品格的高度赞扬。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受后世赞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