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慈教寺同冷世修赋

标题包含
慈教寺同冷世修赋
古刹傍江头,凭高豁远眸。 云光时散合,山影半沉浮。 不语参空界,随缘作胜游。 老僧指点处,心事几多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老的寺庙位于江边,登高望远让人心胸开阔。 云朵的光影时而聚合,山影在水面上半浮半沉。 默默参悟着空无的境界,顺其自然地欣赏着美丽的景色。 在老和尚指点的禅意中,心中的忧虑得到了些许的消解。
去完善
释义
1. 古刹:古代修建的寺庙,这里指的是慈教寺。 2. 傍:靠近。 3. 江头:江边。 4. 豁:开阔。 5. 远眸:眺望远方。 6. 云光:云雾的光彩。 7. 散合:分散与聚合。 8. 山影:山峦的影子。 9. 半沉浮:形容山的倒影在水中或隐或现。 10. 不语:沉默不言。 11. 参空界:领悟佛教中的空性境界。 12. 随缘:顺应自然,不作强求。 13. 胜游:美好的游览。 14. 老僧:年老的僧人。 15. 指点:指出来给人看。 16. 心事:心中的想法和忧虑。 17. 几多:多少。 18. 休:停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冷世修一起游览慈教寺时的所见所感。诗人以古刹、江水、云朵和山影为切入点,形象地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丽。 首联“古刹傍江头,凭高豁远眸”,描述了寺庙位于江边,登高望远可以让人心胸开阔。颔联“云光时散合,山影半沉浮”,则借云朵聚散、山影漂浮的现象,展示了大自然变幻莫测的美。 颈联“不语参空界,随缘作胜游”,表达了诗人超脱物外的心境,以及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尾联“老僧指点处,心事几多休”,则以老僧的指点为契机,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表达了寻求解脱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思考。这种情感的传达,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慈教寺同冷世修赋》是清代诗人赵公豫所作。在诗中,赵公豫以沉郁苍凉的文字描绘了寺庙的庄重氛围,并借景抒发了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和恬淡心境。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清朝时期,那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文化繁荣的时代。因此,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赵公豫才能够创作出如此具有深远意境的诗篇。 其次,我们来看这个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赵公豫曾担任广东高州府茂名县知县,后因官场斗争遭贬谪。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世事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也反映在他对人生的态度上,即对名利淡然处之,从而更注重内心的修养。这种心态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体现,正如在这首诗中表达的与世无争的恬静心态。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清朝时期,由于文人墨客受到了科举制度的激励,文学创作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这种大环境下,赵公豫与其他文人一样,积极参与文学活动,用自己的才情抒发对社会、历史的见解。这首诗便是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