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晚泊松江驿

标题包含
晚泊松江驿
片帆孤客晚夷犹,红蓼花前水驿秋。 岁月方惊离别尽,烟波仍驻古今愁。 云阴故国山川暮,潮落空江网罟收。 还有吴娃旧歌曲,櫂声遥散采菱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郢,字楚望,号秋崖,南宋诗人。他的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只知他是金华人,与陆游、杨万里等著名文人相交甚厚。 李郢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他擅长写山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叶孤舟在暮色中缓缓前行,身处红蓼花前的小小驿站,恰是秋天时分。 岁月匆匆,每一次的告别都让人感到惊讶和感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古今的忧愁仿佛常驻于此。 傍晚时分,故乡的山川被乌云笼罩,潮水退去,空空荡荡的渔网也已被收回。 耳边似乎传来昔日熟悉的吴地歌谣,那轻轻摇动的船桨,载着悠扬的歌声渐行渐远。
去完善
释义
1. 片帆:单薄的船帆。这里指行船。 2. 孤客:孤独的旅客。这里指作者自己。 3. 夷犹:徘徊不前。 4. 红蓼花:一种红色的蓼花,秋季盛开。 5. 水驿:位于河边的驿站。 6. 方惊:正在感叹。 7. 离别尽:无尽的离别。 8. 烟波:烟雾笼罩的江河湖泊。 9. 故国:故乡。 10. 云阴:阴云密布。 11. 暮:黄昏时分。 12. 潮落:潮水退去。 13. 空江:空旷的江河。 14. 网罟:渔网。 15. 吴娃:江南的女子。 16. 旧歌曲:古老的歌曲。 17. 櫂声:划桨的声音。 18. 采菱舟:采摘菱角的船。
去完善
赏析
《晚泊松江驿》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停泊松江驿站时的所见所思。这首诗通过对江边的自然风光、渔猎活动和民间音乐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历史的感慨。 首联“片帆孤客晚夷犹,红蓼花前水驿秋”,描述了诗人在一片红蓼花盛开的水边驿站过夜的场景。诗人以“片帆孤客”自比,表现出自己的孤独和漂泊之感。“夷犹”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踌躇与不舍。 颔联“岁月方惊离别尽,烟波仍驻古今愁”,揭示了诗人因离别而感叹时光流逝,同时也借“烟波”这一意象,传达出对历史和未来的忧思。这里的“离别尽”与“古今愁”形成对照,突出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颈联“云阴故国山川暮,潮落空江网罟收”,诗人通过观察云阴笼罩下的故国山川和潮落时江面的空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网罟收”这一细节描绘了江边渔民结束一天劳作的景象,展现了渔猎生活的繁忙与宁静。 尾联“还有吴娃旧歌曲,櫂声遥散采菱舟”,则是诗人听到了江上吴娃演唱的旧曲,随着棹声渐行渐远,采菱船消失在烟波之中。这里借音乐表达出诗人对故乡和往昔岁月的怀念,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哀而不伤的情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晚泊松江驿时的景物描绘,表现出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深沉的历史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晚泊松江驿》是唐代诗人李郢在安史之乱后的一个暮春时节创作的。 作为唐朝鼎盛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安史之乱对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诗人李郢身处其中,亲眼见证了这场战乱的残酷和百姓的苦难。或许因为这段经历,让李郢更加注重探索个体生命价值和人文关怀,这也成为他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诗人的笔下,松江驿站孤寂而荒蛮,触发了他对生命短暂的深沉思考。与此同时,整首诗展现了浓烈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既来自于对故土的思念,也是渴望和平宁静生活的精神寄托。可以说,这首诗充分表达了李郢在面对战乱时期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