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宿青陂

标题包含
夜宿青陂
为爱青陂甚潇洒,二三杖屦乐徘徊。道人棹雪今何在,野老牵衣不放回。别坞犬声风送至,谁家梅影月偷来。卜邻若许成茅屋,日种芝兰千百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河畔风景优美,让人流连忘返;两三个人悠闲漫步,享受着这份宁静。那道人在河边驾船赏雪的身影如今已经看不见了,而乡村老人却还紧紧拉着我的衣袖不舍得我离去。临别时,远远地传来了犬吠之声,仿佛送行一般;月光下,映衬出那一家的梅花影子,如此美好。如果可能的话,我愿意在这里盖一间小屋,与邻居相处融洽,每天种植着兰花,过上平静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爱:喜欢,热爱。 2. 青陂:地名,此处为风景优美的地方。 3. 杖屦:泛指出行所需之杖与鞋子,代指出游。 4. 乐:快乐,高兴。 5. 道人:修行的人,此处可能指的是曾经的隐士或修道者。 6. 棹雪:划船破浪前行,这里形容游弋于水面之上。 7. 野老:乡村老人,此处的“我”,诗人自己。 8. 牵衣:拉着衣服,表示挽留。 9. 别坞:远离聚居区的地方。 10. 犬声:狗叫声,此处用来比喻距离之近。 11. 谁家:哪一家,此处为疑问句。 12. 梅影:梅花树在月光下的影子。 13. 月偷来:月亮偷偷地映照过来。 14. 卜邻:选择邻居,这里表示想与青陂相邻而居。 15. 若许:如果允许,表假设。 16. 茅屋:用茅草做的房子。 17. 日种芝兰:每天都种植芝兰这种植物。 18. 千百栽:表示大量,此处为虚指。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青陂”为题,抒发了自己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首联描绘了青陂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在此流连忘返的情景。颔联则以“道人”和“野老”为引子,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颈联则通过风声、犬吠、梅影等细节描写,展现出青陂之夜的美好与宁静。尾联则以“卜邻若许成茅屋,日种芝兰千百栽”来表达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的理想生活。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宁静致远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宿青陂》是南宋诗人金涓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青陂附近的乡村旅店住宿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首先,我们来看诗歌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是公元1127年-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北方的北宋政权被金国灭亡,南宋建立并偏安江南一隅。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金涓(约1166年-?),字方泉,又字清可,浙江义乌人。他的一生主要活动在南宋时期,曾历任州县官吏,但并无显赫的政绩。他性格豪放,善交游,因不愿趋附权贵而致仕闲居。这首《夜宿青陂》就是他在归隐期间创作的。 最后,我们来看看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南宋时期,由于政治中心的南移,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与此同时,金兵的不断南下侵扰也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抗金斗争,或寄情山水,寻求精神寄托。金涓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作品既有对战争苦难的深刻反映,也有对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夜宿青陂》这首诗歌是在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下,通过描绘诗人自己的乡村生活经历,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