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杨仲齐韵 其二
空谷开云叶,清池曳水衣。阶苔扫不尽,山果摘还稀。长啸妨僧定,徐行看月辉。狝猴庭下过,扰乱静中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谷中浮云飘散如落叶,清澈池塘映出水藻摇曳生姿。台阶上的青苔始终清扫不净,山间果实采摘时依然疏落。长声呼啸打扰了僧侣的入定,缓步前行欣赏月光照耀下的光辉。院子里的狝猴走过,打破了宁静中的氛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空谷:指空旷的山谷。
2.开云叶:开云,即晴天。叶,树叶。
3.清池:清澈的池塘。
4.曳水衣:曳,牵拉。水衣,水生植物如荷叶等。
5.阶苔:台阶上的青苔。
6.扫不尽:形容青苔生长旺盛,难以清扫干净。
7.山果:山中的果实。
8.摘还稀:摘,采摘。稀,稀少。指山中果实虽少,仍有人去采摘。
9.长啸:指大声呼叫。
10.妨僧定:妨碍僧人的禅定。
11.徐行:缓慢行走。
12.看月辉:欣赏月光的光辉。
13.狝猴:即猴子。
14.庭下过:在庭院下面经过。
15.扰乱静中机:扰乱了寂静环境中的和谐与宁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首联“空谷开云叶,清池曳水衣”,形象地展现出山谷中的云雾缭绕和清澈水池上的波光粼粼,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和生动的表达力。
颔联“阶苔扫不尽,山果摘还稀”,表达了山中隐居生活的恬静与愉悦。诗人通过描写台阶上绿苔的生长以及山间果实采摘的情景,巧妙地传达出了山居环境的清静与自然。
颈联“长啸妨僧定,徐行看月辉”,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在山中的惬意生活。他以长啸、缓行等方式,去感受自然界的声音和美好,体验到了远离尘世纷扰的宁静与和谐。
尾联“狝猴庭下过,扰乱静中机”,以猴子打破山林静谧的场景收尾,使得全诗在寂寥与喧闹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并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这首诗把清幽的自然景色、山居生活的轻松闲适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融为一体,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其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奥妙和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次杨仲齐韵 其二》是元代诗人金涓的作品。此诗创作于元朝时期(公元1271年-1368年),正值中国历史从唐宋的繁荣昌盛向明清转型的重要阶段。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中,金涓以其才情横溢、诗词歌赋闻名于世。
该时间段内,金涓作为文人雅士,虽身处市井,但志在四方,笔耕不辍。他的一生经历了元朝的多位皇帝统治,时局动荡,民生艰难。在这首诗歌里,金涓抒发了他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意。他用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
同时间段内,元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疆域空前辽阔,民族关系复杂。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金涓以文人为代表,关注国家命运,关心百姓疾苦。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忧患意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