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六首 其一
老樵腰短斧,朅来此山中。
林深绝人迹,邂逅两老翁。
石上安棋局,零落归飞鸿。
置斧偶坐睨,终竟谁雌雄。
低头欲借问,冉冉巢云松。
索寞下山去,树杪余残红。
不知岁月远,但见邑屋空。
神仙在何处,只与人世同。
眼浄偶自见,心到遥相通。
片时处仙境,百年坐春风。
区区笑刘吕,妄觅蓬莱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中的砍柴老人,持短斧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进入幽深的森林后,遇见了两位老翁。他们摆好棋盘开始下棋,时而抬头望向天空,看着飘落的飞雁。两个老头儿安静地下着棋,始终分不出输赢。
我忍不住想请教一下他们秘诀,却见他们已经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了。慢慢悠悠地回到了云间松树上搭建的巢穴中。山林渐渐暗下来,我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只能看到树梢上残留的一点红色。
时间过得很快,日月如梭,只是村里的人家越来越少,房屋也显得空荡起来。神仙究竟在哪里呢?其实他们也不过和世间凡人一样。只有在心灵纯净的时候,才能与神仙们达到心灵的相通。仿佛在一瞬间置身于仙境,感受百年来春风的吹拂。回想起那些可笑的追求蓬莱仙境的刘吕们,真是荒谬至极啊。
去完善
释义
1. 老樵:年老的砍柴人。
2. 腰:身上挂着。
3. 短斧:轻便的斧头。
4. 朅来:来到。
5. 林深:树林茂密。
6. 人迹:人的足迹。
7. 邂逅:意外碰见。
8. 石上:石头上。
9. 安棋局:摆放围棋棋盘。
10. 零落:零散地。
11. 归飞鸿:归巢的鸿雁。
12. 置斧:放下斧头。
13. 睨:斜着眼看。
14. 终竟:最终结果。
15. 雌雄:输赢。
16. 低头:弯下腰。
17. 借问:请问。
18. 冉冉:慢慢升腾的样子。
19. 巢云松:松树上的云雾。
20. 索寞:孤独。
21. 树杪:树梢。
22. 邑屋:村落房屋。
23. 神仙:传说中的神仙。
24. 心境:心灵的状态。
25. 遥通:遥远的地方也能相通。
26. 片时:片刻。
27. 百年:很久的时间。
28. 坐春风:享受美好的时光。
29. 区区:微不足道的。
30. 刘吕:西汉末年的刘向和东汉初年的刘歆,均曾撰写关于神仙的书籍。
31. 妄觅:胡乱寻找。
32. 蓬莱宫: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宫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樵夫在山中偶遇两位老翁下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方一夔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神仙传说的嘲讽。诗人通过对山林、飞鸿、仙翁、仙人等景象的刻画,展现了深山幽谷的神秘和美好。同时,通过“置斧偶坐睨,终竟谁雌雄”的描述,传达了人生得失的微妙与豁达。诗人在结尾部分嘲笑刘吕寻找蓬莱仙境的荒谬,暗示了仙境并非遥不可及,只要内心纯净,自然能领悟到神仙境界的奥妙。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悠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意六首 其一》是宋朝诗人方一夔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59年前后,当时正值南宋末年,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方一夔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官员。在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下,方一夔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然而,随着金兵的入侵,方一夔的家境逐渐衰落,这使他不得不放弃科举考试,转而投身军旅,为国效力。
在这一时期,宋朝与金国的战争持续不断,百姓生活困苦,民生凋敝。方一夔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不幸,心中充满了悲愤之情。他以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愤怒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此外,方一夔还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间疾苦。他在诗中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支持。这也反映了他在这一时期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