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王蒙泉见寄并和鄙作

标题包含
次韵王蒙泉见寄并和鄙作
君谱猗兰操,曲度得硕师。 孤唱绝众和,不与淫声比。 难逢拊石盛,终作蹈海衰。 近传贫作祟,疽疣等骈枝。 西风几挥泪,徙倚哀吾私。 好音忽西堕,竹下哦君诗。 翛然落月色,融融伴君疑。 慇懃告司鼎,君侧要子思。 试归扣小有,坐待天定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你的歌词充满了优美的意境,我尝试将它转化为现代白话文: 你演奏《猗兰操》这首曲子,曲调得到了大师的指导。 独自一人演唱,不和低俗的音乐相比。 难得遇到抚琴的高潮时刻,终究还是走到了穷途末路。 最近听说因贫穷而生病,疾病就像多余的枝条一样困扰着你。 面对西风不禁落下眼泪,独自徘徊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悲哀。 突然听到美妙的音乐从天而降,在竹林下吟咏着你的诗歌。 月光洒落,悠然自得地陪伴你。 我衷心地告诉主人,你的身边需要有人来照顾。 试着回家去,等待命运的安排。
去完善
释义
1. 曲度:乐曲的旋律、节奏。 2. 硕师:指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3. 众和:众多的应和、附和者。 4. 淫声:不正派的音乐,与雅乐相对。 5. 拊石:即击石拊石,指古代一种用石头制作成打击乐器进行音乐演奏的方式。 6. 蹈海:指投身于大海,此处引申为消沉、低落的意思。 7. 作祟:鬼神或某种力量在起作用,多含贬义。 8. 疽疣:皮肤病的一种,此处比喻坏人坏事。骈枝:多余的。 9. 西风:秋风,这里用来表达作者身处困境的悲伤情绪。 10. 徙倚:徘徊、游移不定。哀吾私:为自己的痛苦而悲哀。 11. 好音:优美的音乐。西堕:向西边落下,这里指诗传到作者的耳中。 12. 竹下:竹林之下,这里是诗人创作的地方。哦:吟咏、诵读。 13. 翛然:无拘无束的样子。落月:下落的月亮,这里指月亮即将落下的景象。 14. 融融:融洽、和谐。伴君疑:陪伴着诗人的疑惑。 15. 殷勤:恳切、热情。司鼎:古代掌管烹饪祭品的官员,这里喻指朝政。 16. 君侧:君王身边。子思:孔子的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这里代指贤能之人。 17. 小有:小有田产,指隐居生活。 18. 天定:天命所定,意指等待时机的到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展现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在诗歌中,作者通过对音乐的赞美和对国家的忧虑,表达了对道德操守的坚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歌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首先,作者通过比喻的手法,将音乐与道德联系起来,表达出他对音乐的美学和道德追求的深刻理解。他认为音乐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更是道德教化的载体。因此,他提倡“孤唱绝众和,不与淫声比”,强调音乐的纯洁和高尚,表达了他的艺术情操。 其次,作者通过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表达了他的社会责任感。他认为国家正面临着贫困和社会不安的问题,这使他感到痛心疾首。他呼吁政府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它们,体现出他对国家繁荣和稳定的深切关注。 再次,作者通过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他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他认为尽管面临困境,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理想。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是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的体现。 最后,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他对历史教训的深刻领悟。他认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清过去的错误,从而避免重蹈覆辙。他强调要吸取历史的教训,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借鉴。 总之,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高尚的品质和人文关怀。它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待;既是对个人的期许,也是对国家的关切。这是一种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的深深挚爱,也是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深深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王蒙泉见寄并和鄙作》是南宋诗人方一夔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渡后的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动荡时期,北宋灭亡,金兵南下,南宋建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诗人方一夔在这个时期,曾任江苏一带的郡守,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他主张抗金,恢复中原,但在政治斗争中屡受排挤,最后被贬谪。这首诗歌就是他在流放期间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战乱频仍、民生疾苦的时期,诗人本人也身处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这种时代背景和诗人个人的遭遇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