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归云庵壁

标题包含
题归云庵壁
老来林下养闲躯,茅屋清虚蚊蚋无。 一径松虱何处起,入松穿竹两三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到了晚年在山林中休养身心,草房清静没有蚊虫骚扰。一条小径旁的松树下出现了松毛虫,它们钻进松树和竹子之间。
去完善
释义
1. 老来:年老之时。 2. 林下:指退隐之处,这里是诗人用以表明自己的归隐生活。 3. 养闲躯:保养闲暇时光的身体。 4. 茅屋清虚:茅草屋中清净而无喧嚣。 5. 蚊蚋:蚊子一类的小昆虫,这里形容环境的清净程度。 6. 一径松虱何处起:沿着小路来到松树下的地方。松虱,寄生在松树上的昆虫,这里是用来形容松树的青翠茂盛。 7. 入松穿竹两三株:进入松树丛中穿过两三株竹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林间过著隐逸生活的情境。首句“老来林下养闲躯”表达诗人年老退休後选择山林为生活场域,追求心灵的平静与安宁。次句“茅屋清虚蚊蚋无”写出在林间搭建的简朴茅屋内,清静无为,蚊虫都不见踪影。第三句“一径松虱何处起”以松虱比喻人生中的困扰和烦恼,松虱在这个场景中出现,暗示诗人身处的环境中仍有世俗之事扰乱心境。末句“入松穿竹两三株”展现诗人的态度,尽管有困扰和烦恼存在,诗人仍然能穿越竹林松树,淡定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全诗呈现了诗人在隐逸生活中所保持的平和心态和高尚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归云庵壁》是宋代诗僧释净端的作品,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 在南宋这个政治动荡、战乱频仍的历史时期,释净端作为一位出家僧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宗教情怀,体验到了人间疾苦。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命运无常、世事如云的深刻领悟。他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和世事的无常,展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这首诗中,释净端通过对归云庵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他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他用“落叶满长阡,遥瞻一径微”描绘了荒凉破败的景象,展现了当时的时代氛围和社会风貌。通过描写这样的场景,诗人向读者传达了生活在那个特殊时期的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总的来说,《题归云庵壁》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状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