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居 其二

标题包含
山居 其二
水澄山色映青天,静坐茅堂未欲眠。 好玩岩头松与月,更闻高柳一声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湖水倒映着远山的青色,天空一片明净。我静静地坐在茅草房里,没有入睡的欲望。 在山间岩石旁,松树和明月相互辉映,十分有趣;又听到高高的柳树上,蝉儿在鸣叫。
去完善
释义
1. 水澄山色映青天:水澄,指水面清澈平静;山色,即山的景色。青天,指蓝色的天空。这句意思是,清澈平静的水面倒映着山的景色,与蔚蓝的天空相互辉映。 2. 静坐茅堂未欲眠:静坐,指静静地坐着;茅堂,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居所。这句是描述诗人在居所中静静地坐着,没有去睡觉。 3. 好玩岩头松与月:好,喜好;玩,欣赏;岩头,指山岩上;松与月,松树和月光。这句表示诗人喜好欣赏山岩上的松树和洒落的月光。 4. 更闻高柳一声蝉:更,又;闻,听到;高柳,高高的柳树;一声蝉,指的是一只蝉鸣叫的声音。这句表示诗人又听到了高处柳树上传来的一声响亮的蝉鸣声。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山居 其二》中,诗人通过对山林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内心宁静的心境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首先,诗中的“水澄山色映青天”描述了清澈的溪水与山色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种美景使人心旷神怡,即使坐在茅草屋中也不想入睡。接下来,诗人进一步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欣赏:他在岩石上欣赏松树和月亮的美景,又听到高柳树上蝉鸣的声音。这些细节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欣赏,以及他沉浸在这种美好环境中的愉悦心情。整首诗节奏轻快,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山居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居 其二》是宋代诗人释净端的诗篇,创作于北宋时期。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间隐居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在释净端生活的时代,北宋正处于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尤其是诗词创作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和权力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这使得一些文人墨客开始向往田园生活,寻找心灵的慰藉。释净端就是其中之一,他选择了远离尘嚣的山林作为自己的居所,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 释净端的个人经历也与他创作的诗歌密切相关。他曾是一位僧人,后来还俗成为一位隐士。这种身份的转变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世间的悲欢离合和人性的复杂。因此,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山居 其二》的创作背景是北宋时期的社会发展和释净端个人的经历。在这个时期,释净端选择远离世俗,过着隐居的生活,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