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宛陵道院成用吴尚书韵 其一

标题包含
宛陵道院成用吴尚书韵 其一
俪然位望亚陪京,大作山川小作城。 堡障百年宽北顾,耕桑千里庆西成。 和风温若生庭户,明月飞来入栋楹。 道院依然无一事,只须空洞养心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整齐的位置在陪都之下,伟大的河山和小的城市一同存在。 经过一百年的护城保护北方安全,千里的耕种桑树庆祝秋天的丰收。 温和的风温暖了每个院落,明亮的月光映照在每栋建筑中。 道家的小屋依然毫无琐事,只需要寂静的空间和真诚的修养。
去完善
释义
1. 陪京:即陪都,中国古代都城以外的地方性首都。这里指陪衬京城的地位。 2. 大作山川小作城:以山为城,水为川,建设城市。 3. 堡障:防御用的城堡或障碍设施。这里借指防卫北方的领土。 4. 北顾:回望北方,表示关注北方的防务。 5. 耕桑:耕田与植桑,泛指农业。 6. 西成:秋季收获,此处喻指丰收。 7. 和风:温和的风,象征太平盛世。 8. 温若:温暖的样子。 9. 庭户:住宅庭院的门。 10. 栋楹:房屋正梁与柱子。 11. 道院:道士居住的院落,此指信仰道教的场所。 12. 空洞:空明的心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宛陵道院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信仰的深刻理解。首先,诗人以陪京来形容道院的地位,体现了其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描述山川、城市等自然景观,展现了道院的壮丽景色。 接下来,诗人以“堡障百年宽北顾,耕桑千里庆西成”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百姓富足的期望。其中,“堡障百年宽北顾”暗示着国家的安定,而“耕桑千里庆西成”则象征着农业的丰收。 随后,诗人又以“和风温若生庭户,明月飞来入栋楹”描绘了道院内宁静祥和的氛围。在这里,和风与明月代表着自然的恩赐,也象征着道家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诗人以“道院依然无一事,只须空洞养心诚”表达了自己在道院中的心境。这里,“无一事”意味着内心的平静与清净,而“空洞养心诚”则强调了修道者应具备的心性和态度。总之,这首诗歌通过对道院的描绘,传达出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信仰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宛陵道院成用吴尚书韵 其一》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遂在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所创作的。这一年,王遂任金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他深感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决心为社会做出贡献。在此背景下,他以古体诗的形式描绘了宛陵道院的景致,以此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的关切之情。 王遂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北宋灭亡后,南宋与金国战争不断,民生疾苦严重。然而,朝廷内部却存在权力斗争和腐败现象。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王遂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他在诗中表达了渴望国家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在这一时期,宋朝的科举制度已经日趋完善,文人学士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为国家治理出谋划策。王遂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才俊,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关注民生问题,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担当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