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群胥推案去,一客抱琴来。 唤起高山趣,驱除俗吏埃。 耳根从此净,指法看君开。 剩欲传佳操,仙舟且莫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所有随从都退下,一位客人抱着古琴前来。 唤起高山的雅趣,扫除庸官的尘埃。 让我们从此清静耳朵,欣赏美妙的琴技。 意欲传承优美乐章,仙舟先不要靠岸。
去完善
释义
1. 群胥:古代掌管音乐的官员。这里代指音乐演奏者。 2. 高山:即“高山流水”的典故,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 俗吏:地位低下的官员,这里借指庸俗的人。 4. 耳根:耳朵,这里形容听音乐的愉悦感受。 5. 指法:弹琴的技巧和方法。 6. 剩欲:仅想,只想。 7. 佳操:优美的琴曲。 8. 仙舟:神话中的仙人所乘之船,这里借指诗人乘坐的船只。 9. 莫回:不要回头,这里表示要专心欣赏琴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琴”,是诗人赵崇森借琴来表达自己高尚情操的诗意作品。首句“群胥推案去,一客抱琴来”,写的是一群官员纷纷离开,而一位客人怀抱古琴翩然而至的场景。这两句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接下来的两句“唤起高山趣,驱除俗吏埃”,进一步强调了琴声的高雅脱俗,它可以唤起人们对高山流水的向往之情,驱散世俗官场的污浊之气。诗人以琴声作喻,表达了自己远离尘嚣、追求高洁品行的愿望。 第五句“耳根从此净,指法看君开”,描述了琴声带来的美好感受:倾听美妙的琴声,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忘却烦恼;而欣赏弹奏者的技艺,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这里,诗人将音乐的感染力与弹奏者的精湛技艺相结合,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最后两句“剩欲传佳操,仙舟且莫回”,是诗人抒发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传承美好音乐的理想。他希望能够将美妙的音乐传播出去,让更多人感受到音乐的魔力。同时,他还用“仙舟”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音乐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弹琴的情景,传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对高洁品行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艺术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崇森(约950年-约1018年)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人生哲理为主。这首《琴》是他的一首代表作品,展现了作者在音乐艺术上的独特见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于公元1000年左右,此时的北宋正处于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时期,人民生活相对安定。赵崇森作为一名文人,对音乐的热爱促使他创作了许多与音乐相关的诗篇。 在这段时间里,赵崇森的生活充满了波折。他在科举考试中多次失败,直到晚年才勉强获得了一个小官职。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的作品也更多地反映出这种人生的沧桑感。 在时代背景方面,北宋初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文化、科技和经济发展迅速。琴作为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在当时的文人雅士中风靡一时。赵崇森作为一位富有才情的诗人,对琴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