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四言韵二首 其二
鲁兄卫弟,虞齿虢唇。
倚伏相因,否泰惟匀。
履兹艰虞,慎厥笑颦。
水清见石,天定胜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鲁兄卫弟":这里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两个国家,即鲁国与卫国,这里以兄弟关系来比喻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虞齿虢唇":"虞"指春秋时期的虞国;"齿"和"唇"都是指的嘴巴部位,用来描述唇齿相依的关系,这里是用来形容各个诸侯国家之间的关系。
3. "倚伏相因":源自于《老子》中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福祸相互转化,互相依赖。
4. "否泰惟匀":"否"和"泰"是易经中的两个卦象,分别代表了坏运气和好运气,这里指的是运气好坏要平心静气地看待。
5. "履兹艰虞":"履"表示经历;"兹"指的是这些状况;"艰虞"指的是艰难困苦,整句话是说我们要面对并度过这些艰难困苦。
6. "慎厥笑颦":"慎"意为谨慎;"厥"是代词,指代那些笑和颦(皱眉)的表情;整句话是说要谨慎对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7. "水清见石":意指水清澈时能看见底下的石头,寓意在好的条件下问题更容易暴露。
8. "天定胜人":这句来自《孟子·公孙丑上》:“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顺应自然规律,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再次四言韵二首”的其二,表达了诗人洪炎的观点和态度。诗中出现了“鲁兄卫弟,虞齿虢唇”等词句,寓意深长。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凸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在生活的波折和困厄之中,要持有谨慎的态度,相信自己的判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次四言韵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洪炎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7年,也就是南宋绍兴年间。
在这个时期,洪炎经历了宦海浮沉。他在朝廷任职期间,曾担任过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位,但因直言敢谏,多次受到排挤和贬谪。此外,他还参与了一些政治斗争,如秦桧当权时,他与李光、范如圭等人联名上疏弹劾秦桧,结果被罢黜。这些经历使他对官场有着深刻的认识,也对时事有着强烈的关切。
在诗的创作背景方面,当时南宋正处于宋金对峙的时期。由于北宋的灭亡,南宋朝廷为了求和,不得不向金国称臣纳贡,这对南宋的民众和国家尊严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洪炎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对此深感痛心,他的诗歌也反映出这种忧虑和愤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