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师川见和再用元韵

标题包含
师川见和再用元韵
河洛中秋已凛然,瓯闽八月尚炎天。 方怀许国忠言切,不计归途道里邅。 子产未能忘季札,太阿应必待龙渊。 树人树木有明算,谁谓百年同十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洪炎"这个人物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此人在历史或文化中的地位并不显著,因此没有详细的记录。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的信息,例如他的全名、生卒年份、职业等,我将尽力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河洛地区的中秋时节已经颇有寒意,而瓯闽一带的八月份却仍然炎热。在满怀报效国家、尽忠直言的同时,并不需要过分计较回归路途的遥远和曲折。如同子产无法忘记季札(子产乃春秋时期郑国名相,与季札相交;季札则为吴国贤臣),宝剑太阿(古代名剑之一)必须等待相匹配的龙泉。培育人才需要明晰的计划,不能把百年的光阴视为短暂如十年。
去完善
释义
1. 河洛:指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地区,这里借指中原地区。 2. 瓯闽:即今浙江、福建一带。 3. 方怀:正在思考。 4. 许国:为国家献身的忠诚之心。 5. 忠言切:诚恳而切实的建议。 6. 不计归途道里邅:不关心回归故里的道路曲折漫长。 7. 子产未能忘季札:子产是郑国的贤相,季札则是吴国的贤者,此句表示即使像子产这样的贤者也仍然没有忘记学习季札的高尚品质。 8. 太阿:古代名剑,此处以剑比喻人才。 9. 龙渊:古代龙泉县产的宝剑,此处以剑比喻人才。 10. 树人树木:培养人才的意思。 11. 明算:明白的打算。 12. 百年同十年:意指无论时间长短,都应同等对待人才的培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洪炎写给他的老师程师川的。诗人以中秋节的景象作对比,描绘出两地气候的不同,河洛(河南一带)已是秋天,而瓯闽(福建一带)还处在炎热的夏天。接下来诗人借用子产和季札的故事,表达了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决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忧虑和期待。 最后两句“树人树木有明算,谁谓百年同十年”,诗人用树木的成长比喻人才的培养,强调了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他提醒人们不应轻视时间,因为百年的光阴并不比十年更长。这也隐含了诗人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希望国家能够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师川见和再用元韵》是北宋诗人洪炎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069年至1070年间。这首诗歌反映了当时宋朝科举制度的弊端以及文人墨客之间的友谊。在创作这首诗时,洪炎正在求学过程中,面临着科举考试的压力。他通过诗表达了对这一现象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与朋友之间相互鼓励和扶持的情感。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北宋正处于王安石变法期间(1069-1070年)。王安石提倡新政,试图改变宋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然而,这场变法引发了保守派与改革派之间的激烈争论,导致了许多士人受到了影响。洪炎作为一个文人士子,对这一时期的变革有着深刻的感受,并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观点。 总的来说,《师川见和再用元韵》的创作背景是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期间,诗人洪炎面对科举制度的压力,以及与朋友之间的相互鼓励和支持。这首诗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也展现了洪炎个人的情感和观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