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终偈

标题包含
临终偈
记得黄梅与我时,忽然天气报君知。 逆行顺化无交涉,撒手毗卢顶上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普济(1169-1249),俗名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他是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与朱熹、张载、程颐、程颢并称为“北宋五子”。 释普济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当我与你同在黄梅时,突然之间,天气变化向你报告。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我们都没有任何纷争;我们放手,共同回到那无上的智慧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黄梅:这里指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他曾在黄梅山东山寺传法,故称“黄梅”。 2. 天气:这里指的是佛教中所说的天机,即修行人的悟性。 3. 逆行顺化:逆,违背;顺,依从。这是指违背教条或依从教条均无关系,也就是不执著于形式,重在领悟道理。 4. 交涉:交际,关联。 5. 撒手:放手,这里是比喻放下一切。 6. 毗卢顶:是佛教中的一种说法,毗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
去完善
赏析
《临终偈》是禅宗高僧释普济的一首禅诗,诗中的黄梅指的是五祖弘忍大师,他是中国禅宗的五祖。这首诗歌表达的是一种顿悟和解脱的智慧。 首先,“记得黄梅与我时”意味着诗人回忆起五祖教给他的禅宗智慧,这一智慧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接下来,“忽然天气报君知”则表达了这种智慧的领悟突然间降临,如同天气突变一样。这里的“天气”可以理解为心境的变化,即诗人在瞬间领悟到了禅宗的奥义。 紧接着,“逆行顺化无交涉”则是描述诗人顿悟之后的心态,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他来说都已经不再重要,他已经超越了世俗的观念,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最后,“撒手毗卢顶上归”中的“撒手”表示诗人放开了所有执著和牵挂,而“毗卢顶”则是佛教用语,比喻至高无上的境界。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已经彻底回归到了心灵的本源,达到了禅宗的最高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终偈》是宋代诗人释普济的一首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哲学思辨深入人心的时代。释普济是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的著名禅师,他的诗歌以其深远的哲理和朴素的语言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释普济正面临着人生的最后时刻。作为一位禅宗大师,他一生都在追求心灵的解脱和智慧的开悟。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他表现出了超越生死的豁达和从容。在这首《临终偈》中,他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死亡的平静接受。 在北宋时期,禅宗思想已经在中国社会中广泛传播,人们对于生死问题有着深深的思考。释普济的这首《临终偈》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哲学思考,以及禅宗僧人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