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琴兴
野客调琴玉一枝,薰风滋味自家知。
夜深断送鹤先睡,弹到山空月落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野中的闲客弹奏着雅致的曲子,用一柄玉质的琴弓演奏。那清新的音色,只让人感受到了春夏之际和煦的微风拂面。夜色已深,周围的一切渐渐宁静下来,唯有那一曲琴声依旧悠扬。当琴声最后回荡在空旷的山谷间,月亮也已经落下,宣告了这次音乐之旅的结束。
去完善
释义
1. 野客:山野之人,隐逸之士。这里指作者自己。
2. 玉一枝:形容琴的美妙音色。
3. 薰风:和风,南风,此指南方温暖的气候。
4. 断送:送走,打发。
5. 鹤:此处象征高洁的品格。
6. 山空:空旷的山谷。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音乐与自然的交融的诗篇,诗人在山野间弹琴,借以表达对自然和音乐的热爱。诗人以“玉一枝”形容琴,使读者能想象出那清泠琴音的优美,而“薰风滋味自家知”则表达了这种美的独特性,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领略。
在夜深人静之时,连仙鹤都被琴声吸引,沉醉其中,而到了最后一句,“弹到山空月落时”,更是将这种宁静的美好推向极致。在这种情景下,人与音乐、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中琴兴》是北宋诗人俞紫芝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的北宋时期。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历经了五代十国的战乱之后,迎来了相对稳定的年代。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北宋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文学艺术的繁荣,为后世所称颂。
俞紫芝(生卒年不详)字秀老,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因曾游历京口,又自号京口老耆。他早岁即有才名,而屡试不第,归隐家乡,过着耕读生活,以琴棋书画自娱。他曾经参加过王安石的变法运动,后见变法失败,便退居山野。他一生淡泊名利,寄情山水,其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抒发其闲适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在这一时期,儒家思想渐趋保守,道家学说开始复兴,出现了以王禹偁、欧阳修、苏轼等为代表的新古文运动。文人墨客们追求个性解放,提倡真性情,强调文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这种时代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俞紫芝的诗风和人格魅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