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旅中谕怀

标题包含
旅中谕怀
白浪红尘二十春,就中奔走费光阴。 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 一面琴为方外友,数篇诗当橐中金。 会须将尔同归去,家在碧溪烟树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尘世的浪潮里度过了二十个春天,期间为了生活奔波而浪费了时光。有时候世俗的事务并不如意,但是那无尽的壮丽河山总是令人向往。一把古琴成为我超脱尘世的朋友,几篇诗歌便是我的财富。总有一天,我会带着它们一起回归,那里有我家所在的碧溪和烟柳深处。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旅中谕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对世俗纷扰的厌恶和对美好景色的向往。 2. 白浪红尘:形容世俗纷扰。 3. 二十春:指作者已经过了二十个春秋。 4. 就中奔走:表示作者为了生活琐事而四处奔波。 5. 不称意:表示事情不合心意。 6. 好山:指美丽的山水景色。 7. 面琴:指琴。 8. 方外友:指道义上的朋友。 9. 数篇诗:指作者创作的几篇诗歌。 10. 橐中金:指金子。 11. 将尔:将你。 12. 碧溪:清澈的小溪。 13. 烟树深:烟雾弥漫的树林深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深沉的意境和深厚的哲理展现出作者俞紫芝独特的人生观和对世界的洞察。开篇两句“白浪红尘二十春,就中奔走费光阴”勾勒了繁华世界中的众生相,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奔忙的无奈与感慨。然而,诗人并未陷入悲观,而是在第三句转向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表现了诗人在面对世俗纷扰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接下来的诗句“一面琴为方外友,数篇诗当橐中金”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他以琴为伴,以诗为寄托,展现出与世无争的高雅风致。最后两句“会须将尔同归去,家在碧溪烟树深”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过上安宁生活的愿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旅中谕怀》是北宋著名文人俞紫芝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045年左右,正值北宋中期。当时朝廷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但官场腐败现象依然存在。 在人生际遇方面,俞紫芝出生于书香门第,年轻时就颇有文名。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在仕途中并不顺利,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此,他在诗歌中表达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 时代背景方面,北宋中期虽政治较为稳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贫富差距、官僚腐败等。这使得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现实社会进行反思,寻求改革之道。在这种背景下,俞紫芝的诗歌也反映出他对现实的关切和对改革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