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蒋山栖霞寺

标题包含
宿蒋山栖霞寺
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 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独自静坐聊天太久也会觉得疲惫,点燃松树火焰温暖衣物和被子。 到了深夜连孩童都叫不醒,突然传来一声猛虎咆哮,月亮照亮了整座山。
去完善
释义
1. 宿:住宿、过夜。 2. 蒋山:即今南京市的钟山,位于南京市东北部。 3. 栖霞寺: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上的一座寺庙。 4. 独坐:独自静坐。 5. 清谈:谈论儒家经典或其他学问。 6. 劳:疲劳。 7. 碧松:绿色的松树。 8. 燃火:点火燃烧。 9. 暖衾袍:温暖被子和衣物。 10. 夜深:夜晚很深的时候。 11. 童子:年轻的男人或男孩,这里指僧人。 12. 唤不起:无法叫醒某人。 13. 猛虎一声:形容突然响起的猛虎叫声。 14. 山月高:山上的月亮高高悬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宿蒋山栖霞寺》描绘了诗人在栖霞寺过夜时所见的夜景。诗人以独坐清谈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表现出一种远离尘世纷扰的清静。碧松燃火暖衾袍则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夜色的加深。在深夜时分,诗人被一只老虎的叫声惊醒,此时的山月显得格外明亮,为整首诗增添了神秘的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蒋山栖霞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紫芝在公元1075年创作的。这一年,正值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繁荣。然而,诗人在这一阶段却经历了人生的重要转折。 俞紫芝原为科举文人,期望通过仕途实现个人抱负。但在遭遇多次科举失利后,他逐渐对功名产生了厌倦,开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精神解脱。这时期的俞紫芝选择了隐逸生活,时常寄情山水、游历名川古迹。而创作这首诗时,他在南京游览了栖霞寺,受到寺庙的壮丽景象和悠久历史的启发,挥毫写下了这首《宿蒋山栖霞寺》。 全诗展现了俞紫芝摆脱世俗纷扰后的洒脱心境,同时也反映了北宋文人士大夫阶层对出世哲学的追求,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