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阁晨兴

标题包含
秋阁晨兴
远寺一声钟,簷楹惊宿鸟。 拂衣风露清,月落千山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远处寺庙传来悠扬钟声,屋檐下的鸟儿受到惊吓展翅而飞。抖落一身的风露,显得格外清新。月亮落下,群山迎来黎明。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秋阁:秋天里的楼阁,此处可以理解为诗人在秋季待的地方。 2. 晨兴:清晨起床。 3. 远寺:遥远的寺庙。 4. 一声钟:指寺庙敲响钟声,表示时间的变化。 5. 簷楹:房屋的屋檐和柱子。 6. 惊宿鸟:使睡觉的鸟儿惊醒。 7. 拂衣:拂去衣服上的灰尘,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起身活动。 8. 风露清:清爽的风露,形容天气宜人。 9. 月落:月亮落下地平线,表示时间已经很晚或很早。 10. 千山:许多山,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所处的环境有多座山。 11. 晓:天明的时候。
去完善
赏析
《秋阁晨兴》是一首描绘清晨自然景色的诗。诗人俞紫芝以他独特而细腻的视角捕捉到了自然界中的美妙时刻。诗的开篇“远寺一声钟,簷楹惊宿鸟”两句,以钟声和屋檐上的鸟儿起兴,生动地描绘了清晨的氛围,给人以宁静、清新之感。接下来的“拂衣风露清,月落千山晓”,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这美好的清晨所感受到的清凉空气和风露带来的湿润感,以及月亮逐渐落下,千山的曙光逐渐显现的场景。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和生动的形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阁晨兴》是北宋诗人俞紫芝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创作于公元960-1127年的北宋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文治盛世,文人墨客云集,诗歌艺术达到高峰。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俞紫芝作为江南士子,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博学多才,擅长绘画和诗歌。然而,尽管他才华横溢,但在科举考试中屡屡失意,未能获得朝廷的赏识。这使得他在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隐逸情怀。 在《秋阁晨兴》一诗中,俞紫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清晨的景象:阁楼、山峦、竹林、晓雾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卷。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远离尘嚣、追求宁静的生活理想。同时,也反映出那个时代士人阶层普遍追求的隐逸生活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