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杪山中
石乱云深客到稀,鹤和残雪在高枝。
小轩日午贪浓睡,门外春风过不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势险峻,云层深厚,游客稀少;白鹤和着残留的雪迹站在高高的枝头。中午时分,小轩窗内的人们沉浸在浓浓的睡意中,全然不觉外面的春风已经悄悄吹过。
去完善
释义
1. 岁杪:年末的意思。
2. 山中:指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山上或山中的某个地方。
3. 石乱:石头杂乱无章的样子,形容环境险峻。
4. 云深:云层深厚的景象,可能表示天气阴暗或有雾。
5. 客到稀:很少有客人来拜访这里。
6. 鹤和残雪:白鹤和残存的雪景。
7. 高枝:高处的小树枝,白鹤站在上面。
8. 小轩:小的有窗的亭子或者房子。
9. 日午:中午的时候。
10. 贪浓睡:尽情地享受深度睡眠。
11. 门外:窗外。
12. 春风过:温暖的春风吹过。
去完善
赏析
《岁杪山中》是一首描绘冬日山间景色的诗。诗中的“石乱云深”表现了山间的崎岖与深邃,而“客到稀”则说明了冬日的寂静与孤独。这种环境下的“鹤和残雪在高枝”更显得超凡脱俗,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
在冬日午后的小轩中,诗人或许因为环境的幽静和寒冷而陷入沉思或睡眠。然而,尽管诗人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无法察觉春天的到来,但“门外春风过不知”却暗示了春天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悄然降临。这首诗以沉静而内敛的笔触描绘出冬天山林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岁杪山中》是宋代诗人俞紫芝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末年,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战乱频繁,民生疾苦。俞紫芝在这首诗中以山中隐逸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这一年末的山中岁月里,俞紫芝的生活际遇并不平静。他的家族因为政治风波受到了牵连,他自己也因此被迫离京,来到山中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然而,正是这段在山中的日子,让他得以远离尘嚣,静下心来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种种变化。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宋徽宗在位期间,朝政腐败,民间疾苦,山河破碎。而俞紫芝本人也深受其害,他原本是一位才学出众的士人,却因家族遭受的政治迫害,不得不放弃仕途,遁入山中,过上隐逸的生活。然而,正是这段在山中的岁月,让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