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渡江有感

标题包含
渡江有感
岸落残红锦雉飞,渡江船上夕阳微。 一枝犹负平生意,归去何曾胜不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河边飘落的花瓣上,一只锦雉鸟飞过, 渡船载着我渡过江面,夕阳映照在远方。 我肩头扛着沉甸甸的平和愿望, 无论归来还是离去,都是生活最美的风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岸落残红:指岸边凋谢的花儿。 2. 锦雉:一种美丽的鸟类,这里用来比喻春天的美好。 3. 平生意:指寻常的乡思之情。 4. 胜不归:指相比没有回家要好得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渡江”为主题,展现了诗人旅途中所见之景以及内心的感慨。首句描绘了岸边落英缤纷、锦雉飞舞的景象,点明了季节和地点;第二句通过描述渡船上的夕阳余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惆怅的氛围。 颔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一枝犹负平生意”意味着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诗人依然怀揣着实现理想的信念;“归去何曾胜不归”则透露出即便回归故里,也难以忘怀世间的纷争与挣扎,传达出诗人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人生感悟。在语言方面,诗人运用简练的诗句,使得诗意深远,情感真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渡江有感》是唐代诗人罗邺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9世纪初期,正是唐朝晚期,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罗邺的人生际遇颇有些坎坷。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及第。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他的诗歌才华得到了当时许多文人的认可和赞誉,使得他在文学界崭露头角。 在这一时期,唐朝的社会状况相当混乱。朝廷内部斗争激烈,宦官势力日益壮大,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崛起,使得中央政权逐渐衰弱。此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也十分尖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罗邺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对国家的现状感到忧虑和痛心。 《渡江有感》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长江两岸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其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之情。在诗中,罗邺以“一片江云入枕囊”这一句作为点睛之笔,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