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重游仙岩观瀑

标题包含
重游仙岩观瀑
四山云雾重,况复值梅天。 瀑注玉函碧,派从银汉连。 飞来三百尺,流润几千年。 仙者路安在,翠萝青霭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四周山间的云雾浓重,又恰值阴雨绵绵的梅雨季。 瀑布倾泻如碧绿的宝函,源流与银河相连。 飞流直下三百尺,润泽万物几千年。 仙人之路何在?就在那绿苔丛生的青霭之间。
去完善
释义
1. 重游:再次游览。 2. 仙岩:指神仙居住的山岩。 3. 观瀑:观赏瀑布。 4. 四山:四周的山。 5. 云雾重:云雾重重叠叠。 6. 梅天:梅雨季节的天气。 7. 瀑注:瀑布倾泻。 8. 玉函:这里指瀑布形成的湖泊或潭水。 9. 碧:绿色。 10. 派:支流。 11. 从:自,由。 12. 银汉:银河。 13. 三百尺:形容瀑布高挂的程度。 14. 流润:指瀑布的水汽滋润着周围的环境。 15. 几千年:形容瀑布存在已久。 16. 仙者:仙人,神仙。 17. 安在:在哪里。 18. 翠萝:绿色的藤蔓。 19. 青霭:青色的雾气。
去完善
赏析
《重游仙岩观瀑》是一首描绘山水瀑布景色的诗。诗人以四句为一组,每组分别描述了山的雾气、梅雨季的气候、瀑布的形态以及历史悠久的流水。这首诗表现出自然景观的壮观与悠久历史,同时也表达了寻找仙人之路的愿望,意味着希望在大自然中寻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智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游仙岩观瀑》是南宋诗人刘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0年,即宋理宗宝祐年间。此时南宋王朝已经走向衰落,金兵入侵,国土沦丧,百姓疾苦,政治腐朽,而文人士大夫们却尚能流连山水,欣赏瀑布之美。 刘植作为南宋文人,身处这一时代背景,他的诗歌多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曾经多次游览仙岩,这次重游时看到瀑布依然壮观,但心中却多了几分对国事的担忧。因此,他在诗中以"仙源流水来何处"设问,暗示着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的社会现实;又以"千古英雄浪自嗟"感叹,表现出自己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总的来说,《重游仙岩观瀑》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末年,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国家命运堪忧,但文人士大夫们却依然沉醉于山水的美好之中,体现了诗人对时代命运的忧虑和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