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会飞霞观
水满平川月满船,船轻撑入藕花边。
移来谢守岩前坐,疑是容成洞里仙。
茶灶烟遮松际鹤,丝桐声杂树头蝉。
明朝更践弥明约,句拟当年石鼎联。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河水漫溢,月色洒满舟船,轻舟载着我在莲花旁停靠.我来到这景色如画的仙境中,宛如成了那洞里的神仙.柴灶升起的炊烟掩盖了松边的飞鹤,丝弦弹奏的声音夹杂了树上的蝉鸣.明天早晨我会如约与弥明相聚,共同探讨诗人的千古佳作.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刘植:字直方,南宋诗人,江西人。
2. 文会飞霞观:位于四川省的风景名胜。
3. 水满平川月满船:形容水满川流和月光照在船上,呈现一片宁静美好的景色。
4. 撑入藕花边:指小船轻轻驶入荷花丛中。
5. 移来谢守岩前坐:谢守,指晋朝诗人谢灵运,曾任永嘉太守。这里是指作者来到飞霞观时的心情就像谢灵运在山岩前的闲适坐姿。
6. 疑是容成洞里仙:容成,传说中的一位仙人,此处指作者觉得自己仿佛也变成了神仙一般。
7. 茶灶烟遮松际鹤:描述煮茶的炉火冒出的烟雾与松树之间的白鹤,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8. 丝桐声杂树头蝉:形容弹奏琴瑟的声音与树上的蝉鸣交织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9. 明朝更践弥明约:明朝,表示第二天;践,履行;弥明,唐代文人,擅长作诗联句。这句意思是明天将继续跟弥明一起履行约定,共同创作诗歌。
10. 句拟当年石鼎联:句,诗句;拟,模仿;石鼎联,指用石鼎做线索创作的诗歌联句。这句表示要模仿当年的石鼎联句,继续创作优美的诗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色中划船游览的情景。诗人将月色的美好与景色的宁静相融合,营造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诗中的“移来谢守岩前坐,疑是容成洞里仙”一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将诗人的形象与仙境相连接,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而“茶灶烟遮松际鹤,丝桐声杂树头蝉”则进一步展现了自然和谐的美景。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明天的期待,希望能在美丽的景色中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文会飞霞观》刘植
创作背景:这首诗诞生于明朝中期,具体时间无从得知。此时,刘植在翰林院任职,作为天子门生,他在这段时间里政治地位颇高,生活也相对优越。然而,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逐渐激化,他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刘植创作了这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以寄托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