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范景逸立春日病中之作
岁莫西岑雪未晴,范公祠下少人行。
探梅踏冻烦丹使,扶病迎春问曲生。
石灶茯苓和雪煮,云根流水似冰清。
瓜田数亩春泥暖,好课岩中子弟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年底的时候,西边的雪还没有停,范仲淹的祠堂里人也很少。
寻找梅花、踩踏积雪让人烦恼,只能请仙人帮忙。我带着病痛迎接春天,向那位善于酿酒的仙人询问。
在石头炉子上用雪水煮茯苓,仿佛云朵下的泉水一样清澈。几亩瓜田里的泥土温暖如春,正好教导那些在山里耕种的孩子。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律和题材进行唱和的诗。
2. 范景逸:元末明初诗人范景渊的字。
3. 立春日:即农历正月初七,这一天起阳气逐渐上升,万物开始生长。
4. 西岑:位于浙江的一座山名。
5. 范公祠:为纪念范仲淹而建的祠堂。
6. 丹使:此处指使者。
7. 探梅踏冻:春天在寒冷的天气中寻找梅花。
8. 扶病迎春:在生病的状态下迎接春天的到来。
9. 曲生:对酒的雅称。
10. 石灶茯苓:用石头砌成的灶台,烧茯苓煮水喝。
11. 云根流水:寓意纯净无污染的水源。
12. 瓜田数亩:形容土地肥沃且面积适中。
13. 好课岩中子弟耕:教育孩子们学会耕种之道。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在立春时节生病时的情景和对春天的期盼。首联写西岑的雪还未完全融化,使得范公祠前行人稀少。颔联描绘了作者虽然身体不适,但仍然去探访梅花、踏雪寻春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其对春天的渴望。颈联用茯苓和雪煮的方式展现出春天的气息,以及流水的冰清玉洁。尾联则讲述了春天来临时,田地里的泥土变得温暖,作者希望借此机会教导岩石中的弟子们耕耘劳作。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呈现出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展现了作者坚韧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范景逸立春日病中之作》是宋代诗人张简的一首古风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为公元1189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当时的文人墨客在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多表现出忧患意识。
在这一年里,作者张简本人也遭受了种种不幸。他的家乡因为战乱而变得破败不堪,百姓的生活困苦,疾病和饥饿成为了常态。这使得张简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对国家的命运充满了担忧。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希望能唤起人们的关注,共同拯救这个岌岌可危的国家。
此外,这一时期的宋朝内部党派斗争激烈,政治腐败严重,外患频仍,社会矛盾尖锐。这些时代背景都使得张简在诗歌中表现出了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