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双溪

标题包含
双溪
奔来衮雪夹中洲,声撼危栏趾欲浮。 冷眼青山青不断,狂澜千古自争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钱时(1008-1064年),字子厚,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钱时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嘉祐二年(1057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飞奔而来的水流夹带着泥沙冲向陆地,震耳欲聋的声音仿佛让高高的围栏也颤抖起来。放眼望去,青山连绵不绝,江水波涛汹涌,千百年来始终在自然的力量下奔腾不息。
去完善
释义
1. 双溪:双溪指长江与黄河两条河流,这里借指滚滚流水。 2. 奔来衮雪夹中洲:衮雪指的是黄河波涛汹涌的景象。中洲指江河中央的陆地。这句描述了汹涌的江水从两岸夹击而来,声势浩大。 3. 声撼危栏趾欲浮:危栏指高耸的栏杆。趾欲浮形容人在听到巨大声音时,感觉自己的脚趾都快要离地飘起来。 4. 冷眼青山青不断:以冷静的目光看待世事如青山一般绵延不绝,暗含作者淡定的心态。 5. 狂澜千古自争流:狂澜指激浪,比喻乱世。这句话表示无论历史上多少风波激荡,总会有人力挽狂澜,稳定局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中的壮观景象,诗人以“奔来衮雪夹中洲”开篇,巧妙地运用“奔来”和“衮雪”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激流湍急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接下来,诗人又以“声撼危栏趾欲浮”进一步展现水流的巨大冲击力量,使得栏杆仿佛都要被撼动,让人不禁感受到自然力量的震撼。 随后,诗人将目光转向远处的青山,用“冷眼青山青不断”来描绘那连绵不绝的山峦。这里,诗人以“冷眼”为青山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得青山的形象更加生动。紧接着,诗人又以“狂澜千古自争流”收尾,表达了江河湖泊千百年来的奔腾不息,以此象征着自然的无穷生命力和历史的滚滚向前。整首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充满了昂扬向上的气势,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鼓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双溪》是南宋诗人钱时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初,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代,中国正处于宋朝末年,政治腐败、外敌入侵,社会动荡不安。 钱时,字子是,号双溪,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在南宋初期活跃于文坛,以诗名世。钱时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是,南宋与金国长期对峙,国家局势紧张。此外,当时的朝政腐败,官场黑暗,民生疾苦,这也给诗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钱时在双溪这个地方生活了一段时间,这里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以此为灵感,创作了这首描绘双溪风光的诗歌。在诗中,他通过对双溪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经历和时代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