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景文雪中见寄
未能谈笑破愁城,犹幸都无俗事撄。载酒何人过扬子,评诗今日得钟嵘。杜门落漠尘埃隔,扫径侵寻霰雪生。谁向梁园能授简,看君文格出天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份文字的翻译如下: 未曾谈笑间就能化解忧愁,幸运的是没有世俗琐事打扰。有谁能陪我一同饮酒度过扬子江呢?有谁在今日和我一起品诗论道,就像钟嵘那样?我闭关避世,远离尘嚣,门前台阶上的雪已经堆积了一层。谁会向梁园发送请柬,邀请我呢?看看您的文采格调,真是天然而成。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按原作的韵脚和用韵顺序进行创作的一种方式。
2. 景文:即王安国的朋友钱穆父,他曾在雪中寄给王安国一首诗。
3. 愁城:比喻内心的忧愁如同城池一般难以攻破。这里指作者心中的烦恼无法轻易消除。
4. 都无:都没有。
5. 俗事撄:被世俗之事烦扰。撄,扰乱。
6. 载酒何人过扬子:扬子指扬州,这句意思是还有谁在扬州陪自己饮酒。
7. 评诗今日得钟嵘:钟嵘,南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这里以钟嵘喻自己的朋友,表示有他们的陪伴和评价,自己的诗歌才能得以展现。
8. 杜门:闭门谢客。
9. 落漠:孤独寂寞。
10. 扫径:清扫道路。
11. 侵寻:逐渐增多。
12. 霰雪:小雪珠。
13. 梁园:古时有名的园林,这里代指美好的景色。
14. 授简:给予纸张笔墨,邀请别人写文章。
15. 看君文格出天成:称赞对方的文章才情浑然天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雄浑的笔力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首联以“未能谈笑破愁城”开篇,表现出作者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坚韧;颔联则以“犹幸都无俗事撄”展现出作者在面对困苦时依然保持超脱的心境。接下来的颈联,“载酒何人过扬子,评诗今日得钟嵘”则描绘了作者和友人相聚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诗词的热爱和对彼此的敬重。尾联“谁向梁园能授简,看君文格出天成”则是作者对未来的期许,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他们文采横溢的作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景文雪中见寄》是北宋著名文人王安国的一首咏雪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68年左右,正值王安石推行新法期间。在这首诗中,王安国以精湛的笔墨描绘了雪中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当时,王安石正在积极推动变法改革,试图通过一系列政策来振兴国家。然而,这场改革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议,使得许多人对王安石产生了不满。在这种背景下,王安国作为王安石的弟弟,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许是因为在这个特殊时期,他需要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同时,这一时期的社会风气也相对保守,许多文人墨客都沉浸在古典文化的氛围中。因此,王安国在创作这首咏雪诗时,可能受到了前代诗人如白居易、杜甫等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总的来说,这首《次韵景文雪中见寄》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环境下诞生的,它既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