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怪石

标题包含
怪石
人间足安危,顷刻异候状。 唯应山中石,不受客尘障。 搜奇贮元龙,飞云劳鲁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尘世中时刻充满变数与不安,而山中的石头却能保持恒常不变。诗人寄情于自然,认为只有投身其中才能逃离纷扰的世界。在山中探险、寻找新奇事物的经历就像存储宝藏一样让人愉悦。在高山之上,云雾之间,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豪爽之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怪石:指奇特、形态各异的石头。 2. 范端臣:字正夫,号安靖处士,约公元1060年至1135年之间在世。他的诗主要反映了社会现实,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3. 安危:平安与危险。 4. 顷刻:形容时间短暂。 5. 异候:异常的征兆。 6. 唯应:只应该。 7. 山中石:山中的石头。 8. 不受:不接受。 9. 客尘:借指世俗的烦恼。 10. 障:阻碍。 11. 搜奇:搜罗奇景。 12. 元龙:古代传说中的神龙之一。 13. 飞云:飘荡的云朵。 14. 鲁望:古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风光。这里用来比喻作者自己的漫游经历。
去完善
赏析
《怪石》是南宋诗人范端臣创作的一首描绘奇石的诗作。诗人以山石为象征,通过对比山石的永恒与人间的变幻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永恒的信念的追求。 首联“人间足安危,顷刻异候状”描述了世间的变幻无常,短短的瞬间,情况就有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感叹。 颔联“唯应山中石,不受客尘障”则将话题引向了山中的怪石。诗人认为,唯有这些山中的石头,才能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状态和形态。这也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期许,希望自己也能像山石那样,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颈联“搜奇贮元龙,飞云劳鲁望”则进一步强调了山石的奇特和不凡。诗人通过想象山石的形状和形态,以及它们所蕴含的神秘力量,表达了对山石的敬仰和赞美。同时,诗人也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怪石》是南宋诗人范端臣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1165年。在这个时期,南宋与金国之间的关系紧张,战争频繁,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范端臣身为文人,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然而又无力改变现状,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范端臣在当时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才得到了当时文坛的认可。然而,他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屡次考试不第,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不满和愤懑。这种情感在《怪石》这首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怪石》通过对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人生困境的感慨。他运用拟人手法,将石头比作一个孤独的老者,既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范端臣在这一时期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