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华阳洞辞

标题包含
华阳洞辞
仙子去,眇云程, 天风杳杳佩环清。回望九州烟雾白, 千山月落影纵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仙女离开了,远行的道路充满迷茫, 天空中的清风吹拂着她的玉佩和金环,发出清澈的声音。回头看向九州大地,那里的烟雾已经散去, 山间的月亮落下,只留下纵横交错的影子。
去完善
释义
《华阳洞辞》:本诗描写的是作者在华阳洞的所见所感。华山的别称就是华阳。 1. 仙子去,眇云程:仙子指的是神仙或道家修炼之人,此处指代道家修炼者。“眇”同渺,形容模糊不清,遥远不可见。云程,是指云端之上的路程,也是比喻高远的目的地或者修为境地。这两句意思是修炼者们离开了这里,前往高远的仙界。 2. 天风杳杳佩环清:天风,是高空中的风声。杳杳,意为幽深,遥远,看不清。佩环,是指古代文人雅士佩戴在身上的玉佩。这句意思是高空的风声传来,如同佩戴着玉佩的人渐行渐远。 3. 回望九州烟雾白:九州,中国的别称,在这里代表了整个中国大地。烟雾白,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这句描绘了诗人回头望向祖国山河时看到的景象。 4. 千山月落影纵横:千山,泛指多座山。月落,指月亮落下地平线。影纵横,指月光洒落在山川上形成的斑驳光影。这句描述了月光映照下,千山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华阳洞辞》是一首描绘仙境的诗词,通过对仙子的描绘和对环境的渲染,营造出一种飘渺神秘的意境。诗中的“仙子去,眇云程”描述了仙子离去的情景,云程即指云端的道路,眇字则形象地传达了仙子的离去如同消失在云雾之中的感觉,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接下来的“天风杳杳佩环清”进一步强调了仙境的神秘氛围,天风代表了高洁与超脱,杳杳则是虚无缥缈之感,佩环清则象征仙子的清丽脱俗。 紧接着的“回望九州烟雾白”表现了诗人站在仙家视角俯瞰人间的景象,烟雾白象征着人间的纷繁复杂和迷离朦胧,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于尘世的超脱与远离之情。最后的“千山月落影纵横”则为整首诗增添了宁静致远的气息,千山月落既是对自然界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天地间浩渺无垠的感慨,影纵横则描绘出月光下山影婆娑的美景。 总的来说,《华阳洞辞》以细腻的情感和高雅的格调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仙境画卷,引人入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华阳洞辞》是南宋诗人游九言创作的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250年左右。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政权已经岌岌可危,北方的金国和蒙古相继侵扰边境,而南宋内部的统治阶层却腐败无能,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样的现实,游九言作为一位有抱负的文人,深感忧虑。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批判,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失望的情绪。 游九言的一生充满坎坷,他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能金榜题名。这使得他对官场的黑暗和不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外,他还曾遭遇家道中落,生活困苦。这些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现实关怀和人文情怀。 在《华阳洞辞》中,游九言通过对华阳洞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理想的坚守和对现实的不满。他渴望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同时又对现实社会的不公感到愤懑。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使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